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聚焦天大 > 正文

致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一封信

      2020-02-04       

全校师生员工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牵动亿万人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你们的健康、平安,是我们最大的牵挂。

此刻在天大校园,一批有担当的“坚守者”正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学校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学院按照学校的部署携手联防联控,扎实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我们在双校区各个校门设置临时检查站,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我们成立了疫情应急小分队,在校园各处指导检查;我们对校舍、食堂等公共空间定时进行消毒;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情况,还组织学生创作漫画普及防控知识;我们开设的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日夜畅通,只为每一名师生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不觉孤单;我们的科研人员勇挑重担,积极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研工作,努力把论文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力争把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应用到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校园之外,天大医学部临床医学院院长吴琦教授担当着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重任。天津大学海河医院作为收治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全力为守卫天津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天津大学天津医院、环湖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科医院等各附属医院派出3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疫区。校友企业九安医疗捐赠千支iHealth额温计已送达武汉;上海校友会正在为60岁以上老校友发放KN95口罩;以英国校友为代表的海外校友以“TJU”为名捐赠资金,只为给湖北疫区医院捐助专业的医用防护服……越来越多的天大人正在加入光荣的“逆行者”大军,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哪个国家没有天灾人祸?所不同的,只是对待灾难的态度。有些灾难可以避免,有些灾难却没有选择,然而我们每个人面对灾难的态度是可以有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观望,也可以选择行动;我们可以选择无为,也可以选择担当;我们可以选择自私,也可以选择高尚。

我们由衷期待在你们身上看到天津大学125年来代代传承的品格和信仰。

一所大学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我们于灾难中诞生,在甲午战败的民族危亡之际,“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我们为救国而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西迁保留教育火种,传下了“七星灯火”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百废待兴,我们十八个系和专业挥别母校,服务祖国高等教育全局,学校大爱无言,舍我北洋手足,换我中华昌盛。今天,天津大学依然践行着“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铮铮誓言,这就是我们天大的坚守。

天津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将“家国情怀”明确写入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学府。天大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以无私奉献的行动坚守着这份情怀担当。张太雷校友秉持“为天下人谋永久的幸福”之信念,在革命道路上献出29岁的年轻生命;老校长茅以升为了抵御日寇南下,亲自主持炸毁了耗尽他三年心血、竣工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时代楷模”余元君校友将自己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献给了八百里洞庭的保护和治理事业。在长江三峡、港珠澳大桥、贵州天眼、大兴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中,都能见到天大校友的身影,我们以行动践行着“国之所需,吾所向”的初心

面对疫情,我们的信仰和情怀要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这种责任正如我们校歌中传唱的“建设为同胞”!胸怀“为同胞”的大爱去面对灾难,我们就更有力量。

我们希望广大师生员工严格做好防护措施,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特别希望全体学生务必做到提前返校。同学们,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长,在潜伏期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于你而言,一旦你提前返校,无论你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在返校途中都会给你带来更高的被传染的风险。于社会而言,一旦你提前返校,按照当前疫情防控要求,你将不得不接受隔离医学观察,你将耗费掉对当前防控疫情十分宝贵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这无疑会给政府、社会和学校带来更多负担,这一定不是你希望看到的。在这个紧要时刻,按照学校的要求选择在家学习,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工作,就是选择行动、选择担当、选择高尚,就是对防控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学校正在准备更丰富、更方便师生线上学习的资源,比如,图书馆的移动端APP已开通,海量学术、艺术资源都可以线上使用。我们同样希望乘坐公共交通返津的教职工能自觉做到居家隔离等相关要求。

放下行囊,静待花开。你的理解和行动或许就能阻断一次病毒的传播,这就是天大的贡献,是天大人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我校“立德树人”成效的大考场。我们希望每一位天大人都能经受住这场不期而至的考验,把一场灾难转化为凝心聚力的自觉,转化为爱国奉献的行动,这将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多难兴邦,愿我们在困难中成长。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党委书记李家俊 校长金东寒

(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