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通讯员 李传波)5月17日,天津大学召开2017年研究生招生总结会暨201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布置会。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各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负责招生工作的教务老师及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2017年是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至为关键的一年,博士招生继续完善“申请-审核”制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次探索双校区考务模式;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总结会邀请管理与经济学部、机械学院、精仪学院分别就招生宣传及生源质量提升措施、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等项目分享了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成效提出了建议。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孙鹤首先从招生宣传、命题阅卷、复试录取等方面总结了学校2017年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情况。天津大学2017年博士招生计划946名,随着“申请—审核”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与2016年相比普通招考录取博士生本、硕均为原“985”工程高校考生增加50%,本、硕均为原“211”工程高校考生增加72%,优质生源比例增长明显。2017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3926人,在招生总规模与2016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原“985”工程高校生源和原“211”工程高校生源所占比例均创新高,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孙鹤介绍了天津大学积极应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改革,共录取非全日制研究生1929人,100%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她还分析了2018年研究生招生面临的形势,对201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了布置与动员,希望各学院充分利用夏令营、导师团、招生志愿者协会等渠道,调动和发挥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做好2018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天津大学研究生生源质量。

白海力总结说,天津大学近年来开展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研究生教育影响力大幅提升。他要求各学院在改革的机遇下,坚持简政放权的理念,做好制度设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白海力同时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学位类型,是对现有学位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也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2017年天津大学采取了“全面推进、内外协调、积极应对”的招考策略,实施了校内、校外调剂的积极政策,推出了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条件,从历史机遇和责任担当角度审视并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白海力提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汇聚集体智慧探索改进招生、培养和学生管理等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把学校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创出品牌。
(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