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优秀毕业生】魏志龙:实现成为“螺丝钉”的梦想

      2017-05-17       

  
  本站讯(通讯员 马广旭在每年众多的毕业生中,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愿放弃大城市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高薪的工作岗位,而选择扎根基层绽放青春的光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魏志龙就是其中之一,来自宁夏固原的他,现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学工部助理,曾获天津大学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诚信天大人等多项荣誉。面对毕业选择时,他放弃本专业高薪的求职机遇,毅然决定服务基层,怀揣着天大人的家国情怀,去实现自己成为一颗螺丝钉的梦想。经过一番选拔,他现已入选陕西省定向选调生。

  做人做事 脚踏实地

  在学校,他是同学眼中的“红人”,连续三年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经他手整理的党员材料不计其数,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志龙书记”;他更是老师们眼中的“能人”,三年多来,无论是担任支部书记、院社研会干事还是学工部助理,他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赖;他还是毕业生中的“奇人”,高中就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他,初入大学时便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于是抓住机会,积极参加“天麟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国大学生“两学一做”网络培训班等理论学习,不断追求进步。

  “参加、组织一系列理论学习活动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要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仅是政治面貌的转变,更是自我行为的约束和社会责任的践行。”在参加全国大学生“两学一做”网络培训班时,一位硕士没有选择去律师事务所享受高薪待遇,而是选择到基层当一名大学生村官让魏志龙感触很深。“我觉得人这一生,能做一些对他人有意义的事,能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坚定地告诉我们。

  服务基层 无怨无悔

  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魏志龙曾了解过其他地区的选调生政策,思考再三后,他最终选择了陕西省选调生。“我觉得陕西在教育、交通、第三产业等方面都有发展优势,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有带动作用;我希望能让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也相信陕西省能够为我实现服务基层的理想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当然也有现实因素,陕西距我的家乡宁夏很近,风土人情等方面很相近,我比较了解这里。在陕西基层工作,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魏志龙从小生活在宁夏贫困山区,深切体会过农村的生活。现在,能够有机会回到农村,回到基层,凭借着一己之力为乡亲们谋福利做实事,让他感到满足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天大也一直教育我们每一位学子要有家国情怀,能够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努力奋斗,于我而言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一件幸事。他说。

  “于我而言,选择去基层工作,是一件深思熟虑的事情。两年的党建工作经历让我产生了从事公务员工作的想法。” 大三暑期,他曾在天津市南开区商务委实习。他告诉我们,实习过程中最让他触动的是党政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严谨认真。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毕业后能够到党政机关工作,以自己的所学所能给更多的人提供服务。

  面对未来 不曾迷茫

  对于未来,对于自己事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谈到入职后的打算时,他说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他对自己提出了八个字的要求——活在当下,脚踏实地。 

  “不论我们的求学生涯在哪一阶段结束,我们最终的归途是走进职场,大学阶段,就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在做准备。”在他看来,学生阶段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关于求职方面的经验建议,他认为我们有必要提前准备。要重视择业指导、生涯规划等课程,学习简历制作、着装礼仪、面试技巧等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于没有明确求职目标的同学来说,利用寒暑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参与企业实习。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能够加深自己对一些职业的认识。“求职过程中,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有取胜的自信也要做好被拒的准备。被拒是很正常的。当我们被拒时,可以愤懑,可以不爽,但没有理由自暴自弃。唯有坚持,才有可能看到光明。” 

(编辑 靳莹 黄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