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摄影 朱宝琳)2月18日下午,40位天津大学2016级国防生齐聚校史博物馆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以此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国防生们了解了邓小平1958年视察天津大学的历史故事,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家风》一文,相互交流了对于家风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1958年10月9日,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来到天津大学视察,他作出重要指示:“大学校要办大事、办新事。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搞半工半读一定要学够基础课程。”

(老照片系扫描。邓小平同志1958年10月9日视察天津大学,了解教学、科研与生产的情况。)
邓小平从高等学校肩负的任务出发,他强调:“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是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教师到学生,既要学习、又要研究、又要生产,三者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
邓小平还强调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他说:“半工半读的问题,学校党委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半工半读不能丢掉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一定要学够,时间不够,延长一年或半年学制都可以。”
邓小平还希望加强校际交流。“让各大学的科研成果摆在一起大家评比,相互交流,看哪个高明。……经过交流经验,大家脑筋更开阔,科研之花也就会更茂盛了。”
听完校史讲解,国防生们学习了文章《邓小平同志的家风》。大家从尊老爱幼、相亲相爱,夫妻恩爱、相濡以沫,衣着简单、生活简朴,不为做官、只为做事等几方面详细了解了邓小平修身齐家的故事。

国防生骨干娄文焘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说:“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我希望能与同学们一起体悟小平同志的家风精神,认真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次待人接物、每一次体能训练、每一节专业课程,为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而不懈努力。”
国防生杨斌龙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家风的认识。他说:“小平同志逝世后捐献了眼角膜,这让我非常感动。我的父亲曾经教育我,人这辈子不能只为自己,乐于奉献、懂得感恩才能有真正的幸福。小平同志不为做官、只为做事,对我们来说,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就证明我们选择了后者,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生的目标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