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心目中的好导师】计算机学院廖士中老师:润物细无声 桃李满天下

      2016-11-07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之际同北京师生代表座谈时讲道,“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好导师是研究生灵魂的工程师,对研究生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津大学于2016年4月至6月期间开展了第九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辛勤育人、业务精湛、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优秀导师代表,研究生们也纷纷动情书写身边“十佳好导师”的感人事迹,使好导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力量继续传递,发扬光大。

  

  我们敬爱的廖老师是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理论计算机科学。讲授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离散数学导论、计算理论、机器学习和计算科学选讲等课程。廖老师主持过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近几年,在机器学习理论研究中发表高水平SCI期刊、CCF A 会议论文30余篇,包括ICML,ECML,AAAI,IJCAI和CIKM专业顶级会议论文,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自强、自立、自信的知识分子

  “专业”“谦虚”,廖老师经常用这两个词来教导我们。他会以“专业”的水准要求我们,教导我们要在那些模糊、“模棱两可”的问题上锱铢必较,保证知识学习无死角,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士。

  廖老师为人严谨,态度有时会有些严厉。但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在我们看来,聆听老师的教诲,或许有一瞬会感觉委屈,但是自己思考体会之后,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感激!正如廖老师说的那样,嫩绿的小树苗经不起风雨的洗礼,布满了疤痕的树干才是当之无愧的脊梁。

  2011级刘勇师兄的感言,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廖老师以他严谨求真、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告诉我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他以他因材施教,引导式教育的理念把我引入自然科学的华丽殿堂;他不是完美的化身,他是一名自强、自立、自信、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廖老师专业基础扎实、学术造诣深厚,都令我们无比佩服。

  真诚待人 用心治学

  在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学科上,廖老师基础扎实,结构严谨。在课堂上,廖老师语言生动形象,机智诙谐,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廖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愉快轻松的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

  搬新校区后,为了避免迟到,同时为了保证更好的教学质量,廖老师经常打地铺睡在办公室,其敬业精神令人叹服。有一次刚开完国际会议回国,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廖老师没有倒时差直接奔赴课堂,并出色完成课堂教学,但由于太过劳累,课后几乎病倒。廖老师对人真诚,即使用邮件和老师沟通,老师也会耐心地回复学生的问题,篇幅甚至超过学生的很多。

  仰之弥坚 钻之弥高

  廖老师时刻关注我们,严格管理我们,对我们的研究工作都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他经常教导我们要保持对学术的尊重,不要为了应付任务而发烂文章。近3年,廖老师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4人次、天津大学优博基金(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3人次,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人2次以上。

  另外,廖老师关心我们生活和健康,严格要求研究生作息,叮嘱我们要“吃早饭、多运动、早睡”,陪同我们游览盘山、黄崖关、航母公园和鲤鱼门等,帮我们缓解一下持续科研工作的压力。

  廖老师精湛的学术造诣,不仅让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培养了我们足够广阔的视野,避免以后的科研工作走弯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促使我们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廖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不仅能够培养我们如何做学问,而且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廖老师带头钻研问题,早出晚归,孜孜不倦,为我们树立标榜,我们只有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潜心学习、锲而不舍、学而有成,才是对廖老师最大的回报。(计算机学院2015级硕士生 韩志卓)

  (编辑  靳莹  武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