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天大 下雨不看海
本站讯(记者 靳莹 摄影 韩宝志)从7月18日开始,北方多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强降雨,迎来“暴雨模式”。其中天津地区最大降雨量曾达203.1毫米,中心城区26处地区积水。而天津大学卫津路和北洋园两处校区却“风景独好”,校内几乎没有积水。假期留守校园的天大师生们在“朋友圈”骄傲地秀状态:来天大,下雨不看海。
20日暴雨最强时段,得益于雨洪排放系统及“四大湖”的调蓄作用,天大卫津路校区部分路段有少量积水;而北洋园校区路面积水始终不超过2公分,大雨过后半小时左右,雨水全部排清。为什么天大的排水系统能快速吸收处理大量降水?
“天津大学在校园建设中格外重视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景观建设,2012年在规划新校区时,提出了‘海绵校园’的概念,即希望校园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新校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魏巍老师介绍说,“天大校园,尤其北洋园校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方法在区域尺度上系统化、全面化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为海绵试点城市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
一旦暴雨来临,天大的生态多层级分区雨洪水收集利用及排放系统将充分发挥“海绵”功能,通过生物滞留、地下蓄渗、透水铺装等多项LID(低影响开发)技术,实现校区整体雨洪水的安全排放及雨水科学有效利用。
以北洋园校区为例,根据布局和功能,校园分为三个雨水排放分区,分别为外环自然排雨区、中环管道集雨区和中心岛生态调蓄区。
该校区“外环”被卫津河和护校河所包围,学校在沿河区域就不再设置排水管道,使雨水或者直接下渗涵养地下水,或者顺着坡面直接排向校园外河道,有效减轻了校园防洪排涝压力。沿河铺设的绿化带也有玄机,采用了自然缓坡入水形式,在净化雨水的同时,有效削减雨水径流。
校园“中环” 区域集中了教师教学办公、学生活动住宿等,绿地相对较少,硬质化率较高。雨水降落后,少部分下渗涵养地下水,大部分通过管道进入校园雨水收集管网,排入中心湖景观水系。管理人员可根据景观水系的水质情况,通过泵站将雨水提升到人工湿地进行自然生物净化,再用来补充校园内的景观水系的用水。
图书馆、综合实验中心、学生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集中在北洋园校区“中心岛”区域内。此区域采用生态雨水收集方式,用生态集雨、源头消减、控制洪涝、初期弃流及净化利用等新理念,构建了与环境相容的新式雨排系统。
此外,中心岛区域还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下沉式绿地,如自然缓坡式下沉绿地、台地式下沉绿地、高位植台式下沉绿地等,既美观又能渗蓄雨水、减轻地表径流污染。校园内还设有数十条沿路的植草沟,既可对雨洪径流量进行管控,也能初步过滤净化雨水。
除了新型雨排系统的构建,校园内的可渗透路面,各种植被绿地、土壤以及地下水,龙园湿地和中心湖等,都是这座“海绵校园”的“海绵体”,在大暴雨中有效的保护了校园,这就是天大下雨不看海的秘密。(编辑 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