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营第四日】感受天津文化 培养科学精神——王静康院士讲座“开拓创新与学术道德”

      2016-07-15       

  本站讯(记者 赵习钧 通讯员 刘宇 王晓宇 摄影 秦俊男 隋昊男)7月14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天津大学分营的营员们走进天津科技馆和天津博物馆,体验科技的魅力,探寻津城的历史。随后来到天津大学天南楼C4报告厅,听取国际著名工业结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作“开拓创新与学术道德”的专题讲座。

  全体带队老师、营员以及志愿者们首先抵达天津科技馆。天津科技馆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展馆,展厅分为两层,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天文知识展区。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为营员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展品,营员们纷纷上手体验。

  随后营员们在小班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收藏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营员们以班为单位着重参观了“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厅,该展厅展示了天津自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间的风雨历程。通过讲解员的介绍,营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天津的近代史,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回到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王静康以“开拓创新与学术道德”为题与充满朝气的科学营营员们进行了交流。王院士曾获国家“八五”立功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是化工结晶科技领域领军人物,获多项学术成就。

  王静康首先从天津大学的历史出发,介绍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大学——天津大学在百年发展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树立的良好形象,以及天津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科设置及学科特色。王静康说:“天津大学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欢迎各位营员走进天大、了解天大。”
  随后,王静康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向营员们阐释了科学与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社会上一些学术不端的现象,她十分痛心地表示,社会不良行为渐渐开始渗透在学术领域,学术氛围的恶化问题亟待解决,而科学精神的缺失是造成学术造假等不良氛围的根本原因。道德诚信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
  王静康告诫学生们:“要增强自我学术道德教育,坚持自律为先、助人为乐。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系到人才培养、学术繁荣,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未来,要从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年轻一代应当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自律为先,维护学术道德。”
  讲座之后,营员们纷纷表示会牢记王院士的告诫,在未来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敢于创新,自律为先,肩负起时代发展的重任。

(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