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营第二日】200名中学生体验天大素拓 探秘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07-13       

  本站讯(记者 赵习钧 通讯员 衣兰波 刘宇 摄影 隋昊男)7月12日,2016全国青少年科学营天津大学分营进入第二天,200名营员来到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参加素质拓展训练,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营员们在天大素拓基地体验“速降”“空中平衡柱”“信任背摔”等项目,走进天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太赫兹、石墨烯等前沿科技知识。

   体验素质拓展 展现青春活力

   科学营素质拓展活动旨在培养营员们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增强队员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天大卫津路校区素拓基地,200名学生被分成多个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拓展项目。

空中平衡柱

   “空中平衡柱”需要营员们身绑安全绳,沿竖直的梯子爬到约十米的高台,同一高度悬挂着两个木质平衡柱。营员们依靠着自己的平衡感从第一个平衡柱缓慢移向第二个,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缓慢降落。这项活动不仅考验营员们的力量和平衡感,更考验大家的勇气。大家不畏困难,勇敢地完成了此项考验,展现了青春活力与不服输的精神。

攀岩

   在安全带的保护下,营员们爬上高约十五米的人造岩墙,然后顺着绳子下落,体验快速下降,营员们在活动中体验着攀岩的乐趣并向着“高峰”发起挑战。来自黑龙江绥化市的管红伟同学是第一次接触攀岩。在攀岩后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初体验”:“有多大力气,就要爬多高。唯有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信任背摔

  “信任背摔”主要考验参与者是否足够信任彼此,一位队员站在高1.7米的背摔台上,背对着其他营员,营员们在其身后用双手做保护,接住倒下的人。一个小小的项目让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坚实的信任纽带,对营员心理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走进重点实验室 触摸国际前沿科技

  药学院的张鲲老师早早就等候着同学们的到来。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药学院2015年新建成的实验室。“15秒逃生通道、无管道自循环实验橱、零排放过滤膜等”一系列超欧美标准的安全设施和污物处理系统,无不引得同学们的赞叹。

  推开实验室的大门,新奇繁复的全自动化啤酒生产装置立即吸引了营员们的目光。为了真正让同学们理解自动化的作用,李祺老师结合视频,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整个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以及自动化工程师们是如何让一个个“死的”机器自己行动起来为大家生产的。而后,于赫泽老师又亲自一步步演示解说了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自动化”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随后,营员们又分别参观了光电信息中心和精密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电信息中心,营员们在张学迁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关于太赫兹的知识。在精仪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森老师和耿星杰老师分别为营员们讲解了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和X射线成像技术。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吴森老师还给大家展示了石墨烯的微观结构。

  在建筑学院西院,营员们在谢舒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富力星预读体验仓。这座由八台集装箱组成的建筑,集图书馆,咖啡店,打印店于一身。由于地势的原因,下雨时建筑周边会有积水,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在建筑周围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成为这座建筑的一大亮点。

  实验室老师的细致讲解与悉心教导不仅拉近了营员与尖端科技的距离,让营员们了解了我国各领域科技的发展现状与天津大学的科研实力,更让营员们理解了科研为国、为民的意义。半天的实验室之旅转瞬即逝,但营员们的科技梦想才刚刚起航。

 (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