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通讯员 谢昕宁) 7月9日,自动化学院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及学科负责人、工会教代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和全体教授参加了会议。自动化学院各学科对刚刚完成的学科评估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大会还对未来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由党委书记李继平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大会议程和意义。在大会主题发言阶段。院长王成山对学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向大家传达了学校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精神。他说:今年已经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体现了大家对于学院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目前,科技部对于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重视和资金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这是科研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迎接学科评估工作中,我们对学科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也对自己的实力有了明确的认识,更感受到了学科历史定位的压力。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学科建设的详细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学科领域的竞争,也能感受到大家的冲天干劲,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差距,也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并激发努力的动力。这次大会将结合学校九届九次大会的精神,围绕着新的人才引进制度,听取教授们对于自动化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下一阶段学院还将通过工会、教代会充分征求青年教师意见,制定科学的制度,为大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条件。
李斌和左志强两位老师分别代表电气工程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对今年学科评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王超副院长对于学院的本科生教学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总结。余贻鑫院士从“所处的时代特点是什么”、“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高标准要求是什么”以及“关注国际工程教育前沿和进展,切实做些探索”三方面,阐述了对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思考。余贻鑫说,作为高等学校,我们应该深入进行国际国内有关工程教育的思考,并为新世纪人才培养做一些摸索。

余贻鑫院士发言
在分组讨论阶段,会议首先按照2个学科分组讨论了如何科学地为青年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如何将学院文化建设落实到每一个教师身上,如何合理计算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指导国外留学生等工作量,如何开拓专业领域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按照教学单位分成电气、自动化和技术中心3组讨论本科生课程设置、研究生教学改革、教材更新、研究生毕业答辩、英文课程开设及学院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等教学管理问题。
经过研讨,大家认为: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院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院应该指导教师发掘特色,准确制定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等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完善评价体系,丰富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完成目标;规范本科生教学管理,逐步让教学、教研制度化,对于答疑、授课、答辩、交流等环节要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考虑增加智能电网类的特色专业课程;充分重视年轻人的培养,给年轻教师更多的支持,让研究方向更加聚焦,让科研团队进一步拓展;建立学科内部交流机制,加大学院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成果宣传,便于不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和校外人士对我们的了解;珍惜我们的历史,保存历史痕迹,将好的器材、文本妥善保存,做好学院的传承。

大会代表合影
最后,王成山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他说:这次召开的发展战略研讨会收获很大。每一位与会老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同层面的声音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着重测算每位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尽最大努力满足基础课教学工作需求,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加合理的发展途径。 (编辑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