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2016海棠季”专版

      2016-05-02       

  女教授“旗袍秀”成为海棠季一道亮丽风景 

  本报讯 (记者刘晓艳) 当平时埋头教学科研工作的工科女教授们穿着旗袍,微笑着袅袅婷婷地走来,面对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同时聚焦,俨然已成为明星。不过这次不是在领奖台上,而是在4月9日“海棠季”系列活动之一“当文化遇见美”的女教授旗袍秀现场。她们成为天大海棠季一道亮丽的风景。

  女教授们来自各个学院,头顶“工学博士”“教授”等光环。她们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课堂、实验室和施工现场。她们在大众眼中有些“高深莫测”“不苟言笑”。但事实上,除了这些,她们还是温和的、温暖的、温柔的,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工作和家庭兼顾的同时,她们也怀着平和的心情享受春的明媚、秋的旖旎。

  我校副校长冯亚青用海棠暗喻工科女教授们的品格:“‘天大人’钟爱海棠,或许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海棠树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适应能力。因为土壤盐碱量较高,很多植物在这里不能成活,唯有海棠顽强生长了一个甲子的时间之多,繁衍满园,逢春便绚烂绽放。”

  活动前,女教授们刻意在海棠花下拍摄了一组旗袍“写真”,经媒体传播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冯亚青看来,这场“旗袍秀”活动比展示工科女教授的美更重要的是,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关心、关爱高校的知识女性,让她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人、影响人。

  老笔记 “穿越”百年集体亮相“海棠季”

  本报讯 (学生记者董玥欣 记者刘晓艳) 微微发黄甚至卷了边的稿纸、隽秀整齐的笔迹、工整的公式或图样、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这些“穿越”了几十年的课堂笔记,得以在4月9日天津大学海棠季系列活动之“天大精神的另一种写法”中集中展示,这也是这些“老笔记”首次集中面向社会公众展出。

  这次展出汇聚了著名物理学家张国藩、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赵今声、著名的机械工程和焊接专家孟广喆等10余位天津大学著名校友捐赠的手稿、讲义及近年来我校开展“好作品、好笔记”评选活动的优秀学生作品。

  让人感动的是这些“老笔记”和它们背后的故事:那些看起来粗糙的纸张上,是一幅幅线条一丝不苟的建筑图纸,是誊写在废纸背面工工整整的数理公式,而且是用断了的羽毛球拍线装订的……你就能感受到在这座百廿学府中,这一撇一捺所包含着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至今依旧温热。

  王学仲弟子细述“黾翁眼中天大十景 ”

  本报讯 (记者 靳莹) 天津大学海棠季校园文化活动如约而至。“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这不仅是天大师生校友欢聚的时光,更是广大市民赏花踏春的“节日”。几十年前的天大是什么样呢?在已故当代著名书画大师、曾在天大执教60年的王学仲曾选取校园内的十个风景点揽胜命名:“主楼喷泉、求亭临渊、凌桥卧波、科馆绚银、黾园修竹、建系晶阁、畱寮挹翠、荷塘缀柳、石镜涵光、青湖竞渡”,并绘就其中的“八景”定格为永恒。 4月9日,王学仲先生弟子、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副教授孙列为师生及游客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黾翁眼中的天大十景 ”的讲座,细数“天大十景”,品读先生的艺术魅力。

  据孙列介绍,上世纪80、90年代的天大“主楼为首,青湖在尾,一条主轴,满嵌珠玉”, 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王学仲把学校称作“水上大学”。王学仲命名的“凌桥卧波”一景是“老天大人”脑海中的美好记忆。“那时的学校湖多桥就多,两个湖之间以桥相连,连接如今友谊湖和爱晚湖的桥叫七里台小红桥,连接青年湖和西大坑的桥叫六里台小红桥。在艺术家王学仲的眼中,样貌普通的“小红桥”卧于波光粼粼之上,也是一种独特的美。

  相约百廿学府  共赏海棠花开

  ——2016年“天大·海棠季”文化活动侧记  

  “春回天大看海棠,新朋老友聚北洋,落英缤纷香四溢,人间四月好风光。”4月2 ~ 10日,2016年第五届“天大·海棠季”如期而至。海棠飘雪,温情绽放。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的海棠或吐蕊盛开,或花雨缤纷。在校园开放日当天,2万余人走进新老校区赏花,学校举办了70余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行人或驻足观看,或参与其中。花中有画,画中有花,艺术的气息交汇着海棠的芬芳,展现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深厚的百廿底蕴。

  视听读三位一体  奉精彩艺术盛宴

  4月9日上午9~12点,在海棠花盛开的铭德道上,北洋艺术团的弦乐演奏、越剧表演,海棠季大型诗会、颂诗会给前来游玩的师生学子、市民游客带来了美而独特的艺术享受。北洋艺术合唱团、交响乐团、军乐团、民乐团、舞蹈团进行室外公演,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周末音乐会。简单而不失用心的扮相、潇洒流利的身姿、婉转柔媚的眼神、细腻清丽的唱腔,越剧研究社《四美图》给观众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人感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海棠季大型师生诵诗会在铭德道拉开帷幕,优美的诗句,深情的朗诵,令游客纷纷驻足聆听。

  亮十足“国际范儿”  加强交流与互动

  伴着枝头盛放的花朵,一年一度的天大海棠节又拉开了帷幕。在卫津路校区铭德道的一侧,路边的两棵海棠树间系着一根红绳,上面挂满众多国家的国旗,“看看天大‘国际范儿’——国际留学生交流协会风采展示”活动便在此举办。留学生们准备了各种小礼物,添加其微信便可获得精美的书签、明信片。在闯关集章环节,要求参与者用四种语言说出“我爱你”或者“你好”,不少参与者都面露难色,甚至有一些同学打电话向学习二外的朋友求助,还有一些市民甚至幽默地说出了方言。该活动由天津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举办,通过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活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中外学生的交流。

  咖啡鉴赏活动新 欣喜温暖北洋园

  今年不同于以往,除了早已与海棠节“深交”多年的卫津路校区,北洋园也加入了这场盛大的集会。4月9日早上9点,众多师生校友漫步在北洋园中,欣赏着海棠花的美丽,感受着“春回天大看海棠”的美好。郑东图书馆前,天津大学咖啡俱乐部在此举办了“咖啡鉴赏”活动。摆放咖啡的桌子前围满了人,每人答题之后都得到了一个海棠脯和一杯咖啡。同时他们冲咖啡的工具也给参与者使用,还手把手指导参与者如何制作沁人心脾的咖啡。同学们边品咖啡边观看制作过程,一杯咖啡品完还是意犹未尽。

  穿学士服留个影  “我为母校送祝福”

  4月9日,校友们齐聚一堂,应海棠季之约返校,重温校园氛围。在卫津路校区第4教学楼前,校友们重温了阔别已久的大学时光,重新穿上了学士服与海棠背板拍照留念。“我为母校送祝福”活动则以赠送明信片、《校友通讯》书籍等方式,让校友们重温天大情怀。此外,在第4教学楼内,学校还设置了“海棠花季”校友专享空间,供校友们休憩交流,还可以书写和寄送海棠季明信片。手写明信片,大家喜欢这种最朴实简单的方式,简单几句话,寥寥几笔画,便道出一腔深情。

  闯关游园妙趣生  “学霸”模式开脑洞

  卫津路校区以“开启我的学霸模式”为主题的闯关主题游园会和“大学时光”主题游园会,是这次海棠季的一大亮点。参与者拿到印发的“天大录取通知书”后前往各个活动点,通过完成游戏环节,获得相应的“必修课”“选修课”等印章,得到“学分”。修满一定“学分”,便可兑换相应奖品。必修课高数摊位的游戏别出心裁,游戏者先浏览几张数学领域泰斗的照片,记住他们的脸部特征,再根据一个人名,从标有人物特征字样的卡片,如毛绒的头发、鱼尾纹、胡须,挑选出符合其面部特征的卡片。参与者在游戏中重回高数课时光,感受浓郁的大学氛围,体会到别样的乐趣。

  走进校史博物馆  看学校历史变迁

  海棠季至,北洋学府一派蓬勃春色,校史博物馆里也有大好春光,先后千余人次漫步其中,聆听学校百廿年的历史变革。校史馆还精心准备了各项活动。北洋广场上,游人们手持“青春的课程表”,在校史答题游戏中将北洋度过的悠长岁月重新回味;校史馆里举行的校史知识竞答得到了中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在你争我抢的答题中,“立天大志、做天大人”的种子已经悄悄播撒。

  校史馆第一展厅的朱批奏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最显眼的要属光绪皇帝在奏章末的朱批“该衙门知道”。这次海棠季,校史馆在前厅设计了一张奏折大海报,校友们纷纷在上面留言,表达对母校的怀念深情。

  嘉年华文化盛宴  师生诵诗赞春光

  4月9日,花海之中,海棠季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洋园校区与卫津路校区同时展开,吹糖人、画风筝、编织中国结,一系列的活动唤起了大家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由天津大学汉服社主办的“粉桓春梦”现场,主办方提供汉朝的多款服饰供试穿合影,在这样一个海棠盛开的季节,穿上一件具有传统中国文化气息的衣服确实是种难忘的体验。卫津路校区还举行了“文江学海 济济一棠”海棠季师生诵诗会,在海棠花开之际,迎着春天温和的气息,一首首诗歌携着师生们对天大和自然的赞美,为热闹的校园带来了一股清新别致的风景。

  活动当日,我校还举办了招生宣传,集天大模型社的模型作品展、动力车队的汽车工艺展、模拟联合国的趣味知识问答等为一体的“智慧北洋园”活动,以“领养绿植”为主题的“绿色北洋园”活动。再现我校120年来历史征程的事业发展成就展等各类文化活动。学生活动与缤纷海棠相得益彰,令这个海棠季绚烂多姿。

 (学生编辑孔夏  胡沛然编撰)

  写给天大的三行诗

  □  天津大学官方微博精选

  曾经年少

  海棠初好

  印象里 永远都是你的笑

  海棠依旧

  依稀忆起那年的邂逅

  让我更加期冀与你携手的远方

  梦回春寻如归

  情至最美天大

  如风轻拂海棠

  一春一花一海棠

  一生一梦一北洋

  等你……

  初遇 是流淌于淡蓝曲调散漫的湖水

  清澈 是沉醉于海棠花香浅红的姑娘

  依恋 是散落于花堤四周低诉的北洋

  红楼梦中 大观园里 玉骨冰清着素衣 佳人皆赞

  北洋院内 花堤路畔 艳而不妖披虹霓 贪恋红尘

  这人面海棠 不负春光不负我

  春风迷柳岸

  日影漫花堤

  绯红染轻衣

  何处能闻春来早

  一枝海棠一枝春

  唯有天大赏风光

  海棠莺莺争艳舞

  忘了佳人

  情许花堤路

  就说是卫津菡萏棠苞盎盎的缱绻

  就说是北洋疏影稀星迢迢的静夜

  如果有人问我思念的缘故

  海棠映丹青

  疑是梦醒

  歌罢闹时灯伴明

  海棠情

  □  鲁子阳

  天涯故友何归迟,

  阳春三月今又是,

  游人驻足弄花姿,

  海棠初开欲满驰。

  点绛唇·海棠季

  □  鲁子阳

  别样清幽,良辰好景佳人目,

  驻足细数,千万海棠木。

  好个阳春,闲却北洋府,

  群芳妒,奈何海棠,

  亦有多情处。

  天大海棠赞

  □  暨南大学  庞素琳

  神情娇媚颜如玉,

  万种风姿百样红,

  昔日北洋桃花宴,

  今夕天大海棠春。

  花堤路

  □  经管学部  陈晖

  喧嚣的街头,你无言微笑着

  那些匆匆的脚步,

  顾不上你的淡然。

  在纷乱和杂吵里,

  更彰显了

  你对阳光的期盼。

  你就这样,

  骄傲地盛开着,

  海棠桃花

  在该盛开的季节,

  义无反顾地娇艳。

  海棠飘雪有感

  □  王杰

  东君艳西府,

  高枝下雨花,

  人间四月天,

  北洋尽芳华。

  天大海棠雨观感

  □  李丹

  风吹海棠萧萧下,

  四月飘雪遍地花,

  粉身碎骨做泥肥,

  明年春日化奇葩。

(编辑 李丹  本文刊于2016年4月30日《天津大学报》第四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