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与艺术的对话——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家陈益新油画展”在天津大学新校区郑东图书馆举办。
本站讯(记者赵习钧 摄影唐蒙)为纪念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逝世100周年和李叔同赴日系统学习油画110周年,“科学与艺术的对话——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家陈益新油画展”在天津大学新校区郑东图书馆举办。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特为展览题字“一心求真、一意求善、一生求美”。
盛宣怀是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的创始人。甲午战争以后,他认为欲图自强,应当以培养人才、设立学堂为先。遂在天津创办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其后,于1896年又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即今日交通大学的前身。他对于中国新式系统学制的建立,中国大学的办学宗旨、制度建设等起到重要的开拓作用,从而确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开创者的历史地位,被后人尊称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巧合的是天津出生的李叔同正是在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毕业后,前往日本系统学习西方油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李叔同作为津沪两地的前贤,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广泛的审美修养与人文素质使其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先驱之一。
此次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教授陈益新先生油画展在天津大学举办,是“南洋”、“北洋”跨越地域、穿越时空的文化融合。是对盛宣怀、李叔同等先贤的缅怀与纪念,更是接续“北洋”与“南洋”文脉传承的文化盛举。
画展作者陈益新教授195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留校任教,后曾前往美国从事集成光学研究。1981年回国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负责重建应用物理系担任系主任并创立固态电子学和集成光学实验室。因科研成果成绩显著屡获嘉奖并在国际科学界享有盛誉。陈益新教授自小深受油画艺术熏陶,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经年积累,作品颇丰。
2016年正值盛宣怀先生逝世100年,陈益新教授将其精心绘制的两幅盛宣怀画像的其中一幅赠与天津大学,另外一幅赠与上海交通大学。陈益新表示,希望这两幅画作成为北洋与南洋,天大与交大这两所百年姊妹学校亲情的一种体现。
此次展览由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美学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天津大学图书馆、天津市美术中学、北疆博物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教育部原副部长柳斌为展览题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