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材料学院鲁从华课题组在材料表面微纳结构构筑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6-04-21       

  本站讯(通讯员 王颖)近日,天大材料学院高分子研究所鲁从华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力学系曹艳平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6,128,3999-4003)以VIP文章形式发表了关于皱纹智能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Tuning and Erasing Surface Wrinkles by Reversible Visible-Light-Induced Photoisomerization”。

  材料表面起皱(wrinkling)是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一方面,材料表面起皱会对材料性能产生严重损害,因而极力避免。另一面,表面起皱又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物性表征、微/纳图案化表面构筑和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如何有效抑制表面起皱、消除已形成的表面皱纹以及实现表面皱纹形貌的智能调控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

  基于表面皱纹的松弛特性,鲁从华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宗传永同学以构筑智能皱纹体系为出发点,在膜/基体系中引入光响应性偶氮材料,利用聚合物中偶氮苯基团的光致可逆顺反异构化反应引发膜/基体系中储存应力的释放和调整,实现了膜/基体系表面皱纹形貌的大面积擦除和智能调控;借助选区曝光,进一步实现了多种高级皱纹图案的可控制备;结合理论模拟深入揭示了光擦除皱纹的内在物理机制;开拓了皱纹体系在光可擦写信息存储等方面的全新应用。该研究不仅发展了一种简单全新的光调控法,实现了材料表面消皱,而且为破解表面防皱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力学系曹艳平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岩同学负责了理论模拟工作。天大材料学院鲁从华教授,蒋世春教授和清华大学曹艳平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天大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宗传永同学和清华大学力学系博士研究生赵岩同学是这篇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编辑 张华 学生编辑 田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