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无人机建筑信息采集技术首次出国门 助力国际科考

      2016-03-23       

天津大学学者用无人机首次拍摄到莫瑞亚岛悬棺、崖葬遗迹

技术和经验将助力我国类似建筑遗迹测绘

  本站讯(记者刘晓艳 图片由李哲提供当从视频监控里看到崖洞里面的悬棺时,天津大学副教授李哲颇有些激动,这也是他操控的无人机首次拍摄下波利尼西亚莫瑞亚岛悬棺、崖葬遗迹。而这次对莫瑞亚岛生态科考与建筑遗产调查活动,也是建筑学院无人机建筑信息采集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无人机测绘获得的18万平方米Puhino山崖三维模型

  正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的李哲,从今年的11826日,凭借其多年遗产地低空信息采集研究经验,参与了莫瑞亚岛的生态科考与建筑遗产调查项目,并将在今年的6月份进行第二次考察。

  莫瑞亚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第二大岛,该岛面积132平方公里(周长60多公里),最高峰1207米,是世界著名的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地。由美国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第八、第十、第十二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共同发起并由20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参与的莫瑞亚岛项目旨在对该岛以及周边岛屿的人文遗迹、生态资源进行调查与保护。

  李哲作为低空信息采集的核心实施人员参与了岛上为期22天的调查工作,并获得一系列成果。

雨林树冠层下的超近距离新飞行作业方式

  首先是使用从天津大学带去的微型无人机设备测绘了在茂密雨林内部的古代波利尼西亚人的神庙、住所、活动场所等建筑遗迹。由于遗迹全部被树木遮盖,使用传统的航测手段难以获得建筑三维模型或测绘图,李哲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树冠层下飞行的新模式,并且安全完成作业。该方法对于我国南方植物茂盛地区的建筑遗迹测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某崖洞内首次发现的原木加工式崖棺遗物

  此次调查,还首次调查、拍摄到波利尼西亚悬棺/崖葬遗迹。世界上崖葬只分布在中国、琉球、菲律宾、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几个地区。莫瑞亚岛的普希努岛山崖洞众多,被认为是潜在的崖葬地,但从未调查取证。本次李哲使用无人机近距离对18万平方米的崖体表面进行扫描式的调查,拍摄众多崖洞内的现状,终于发现了古波利尼西亚的崖棺遗物,并对崖洞以及整体山崖进行了三维测绘,该数据将用于后续的遗产申报、记录、保护。

珊瑚生长现状记录

  此外,李哲还使用无人机在海面10米低空拍摄,可清晰分辨潜水区域珊瑚等水下生物的分布、生长状态,从而部分替代潜水人员操作,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海岸生态调查。

  除了以上成果之外,李哲还完成了对岛屿北侧24公里长海岸带的拍摄,用于此生态敏感区域的记录和沿海全部现代建筑的精细三维建模。上述丰富成果获得了美国、法国合作方科研人员的高度评价。

  李哲目前已受邀在六月份波对利尼西亚现场进行第二次考察,飞行工作范围从莫瑞亚岛拓展到泰提亚诺阿岛等多地。目前该调查活动还处在建筑三维数据内业处理阶段,至五月份才能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