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于倩 刘洁 摄影丁宇)2017年11月18日下午,在卫津路校区25楼A区509,第四代表团围绕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行热烈讨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东志参加小组讨论并讲话。参加该小组讨论的有来自经管学部(含宣怀学院)、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总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战略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此外,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牛丽云也参与了研讨。
在人才培养方面,代表们一致认为,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加大通识课建设力度,扩宽学生知识面,尤其是对于我们具有工科特色的学校,文、史、经管、法律等知识学习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重视本科教育方式,教育不单单是理念和知识的重构,要结合新业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环境要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重视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我们要培养价值的创造者,培养更多创造就业机会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建设者;学校在制定各种政策时要深入学院,跟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调研;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多层次和个性化培养;有些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大类招生要与大类培养相结合,真正做到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鼓励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此外,与会代表提出,整个文件对创新提得不够,学校要给予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平台和更灵活的学习机制,鼓励学生创新。
与会代表们围绕招生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代表们提出,要把招生工作作为一项研究工作来进行,要通过多年数据的收集和积累,进行分析和解读,为今后的招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招生队伍要专业,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学校要对招生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对于“2030行动计划”中对于教师的关注,与会代表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代表们提出,整个文件对教师提的不够,学校要重视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这样教师才能把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中。目前教师培训主要针对青年教师,今后要加强对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指导,切实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要鼓励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缩小与科研投入的差距。
与此同时,与会代表还对“2030行动计划”中涉及到的其他各项条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代表认为各文件的落实还需要有详细计划、落实方案及操作流程,越细越好;要大力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在制定各种文件、政策、考核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文科、经管及建筑类的学科特点。也有代表提出,学分制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会涉及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希望学校能予以通盘考虑,建议有计划、有步骤,以试点学院的方式逐步推进。
小组召集人李旭认为,本科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就教学谈教学,教学改革涉及全校的方方面面,需要政策的整体协调、各部处及各学院配合。此外,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好好思考如何服务于一线师生,让教师工作的舒心、顺心、便利。
刘东志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是学校的一件大事,各项改革措施会对今后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此次教学改革,他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学校发展与广大师生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各项改革措施要深入学院,让“水流到头”,只有让一线教师和学生充分理解,充分解读,师生才能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二是要把握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应注重教学相长,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通过改革招生模式、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坚持立德树人、通专融合、贯通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通识课程建设力度,拓宽学生知识面,注重人文素质提升,增强文化自信。
(编辑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