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讯站(通讯员 车熙) 9月28——29日,天津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宣讲会继续深入开展,依次在理学院、建筑学院举行。理学院党委书记刘昌龙、副院长唐向阳,建筑学院院长张颀、副院长许蓁,各专业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务员等30余人参加宣讲会。教务处处长白海力,副处长谷钰、赵伟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宣讲。

白海力以“天津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汇报”为题作宣讲报告,他从改革背景、整体框架、文件解读、会议方案四个方面详细解读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他指出,学校党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聚焦人才培养,首次推介《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简称“2030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通专融合、坚持贯通培养,以“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为牵引,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白海力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作为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他指出,培养方案不仅反映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标学校“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更多学科和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整体办学实力大幅提升”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培养方案在制订中,要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教育和培养,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联动机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世界、面向需求、面向未来,适应大类招生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注重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统筹性和连贯性,统筹考虑本硕博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制订连贯的培养方案,实现本硕衔接、硕博贯通。
一是要注重的纵向和横向兼容性。按照衔接性、共识性、共通性、轻量型的原则,科学合理精简学时学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课业挑战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知识结构。二是注重产业界参与。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校企联盟,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推动产学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合作共赢。三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积极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工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资源,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宣讲在与会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积极回应,各学院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围绕改革方案中的培养方案修订、大类招生专业设置方案、招生宣传制度、教师岗位设置、转专业设置、保研政策、学分制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此次学校实行本科生教育改革,将有效推动我校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学院将积极落实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编辑 靳莹 雒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