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静康院士与青年教师谈“情怀家国 平凡人生”

      2017-09-21       

  本站讯(通讯员 陈少丹 卞金涛)9月20日上午在卫津路校区科学图书馆报告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为青年教师作题为“情怀家国 平凡人生”的专题报告,并于会后与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东志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和座谈会,相关部处负责人、第八届师德表彰获奖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校多个学院的新入职教师、青年骨干教师近两百人参加了报告会。此外,天津科技大学专门组织教师代表来校学习。报告会和座谈会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王娟主持。

  

  报告伊始,王院士通过对求学期间张建侯教授及张远谋教授两位恩师的追忆,向青年教师阐释了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她说老一辈天大教授在科研方面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终生引导着自己及团队勇往直前。 

  “把自己一生的研究与教学,同国家的建设与人民的需要相结合,是人生最大的光荣。”王院士谨记恩师教诲,从“六五”到“十二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第一线,带领团队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成果的产业转化,建立了近200余条先进的工业结晶生产线,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院士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国内外交流平台的搭建。她指出,要使中国学生能够与世界著名大学毕业生“同台竞技”,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及研究课题的前沿性,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努力,她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与世界顶级专家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并积极推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最高级别国际认证。

  

  报告会后,王院士就“以身边楷模为指引 无悔奉献三尺讲台”为主题与部分青年教师代表作进一步交流。会上,各位青年教师代表就王院士的精彩报告表达了各自的内心感受,通过面对面交流,教师们感动于王先生尊师重道,注重传承老一辈教育家的优良传统;感动于王先生甘当人梯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为学生授课,编写教材的坚守;感动于王先生始终把科研事业和国家需求相结合,带领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取得突出贡献的“家国情怀”。教师代表还就教师思政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希望学校能多提供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王静康院士等一批身边的师德楷模不断对青年教师言传身教,从而引导青年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王院士也对青年教师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教师年轻有为,弘扬天大精神,“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冲锋”;希望青年教师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相互了解、互相交流,协同努力,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

  

  刘东志在座谈会总结发言上表示,深受感动于王先生对国家的大爱深情和对教育的无悔执着。希望青年教师们要深入思考,深刻领会此次主题报告的精神内涵,向以王静康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教师学习,学习王静康院士的家国情怀,自觉把报国当成一种信念;学习王静康院士的高尚情操,自觉把育人当成首要责任;学习王静康院士的敬业精神,自觉把奉献当成人生追求。同时,刘东志也结合学校实际和青年教师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做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二是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意识,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是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共同营造一流的大学文化氛围。

  

  最后,刘东志希望青年教师以身边的楷模为榜样,在全校上下掀起一股学习楷模的热潮,挖掘出更多王静康式的人物,树立更多的师德榜样,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心同德共创天津大学美好的未来!

  (编辑 张华 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