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通专融合 坚持贯通培养

本站讯 (通讯员 刘坤 孟莉)9月4日,天津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系列宣讲正式拉开帷幕,首场宣讲在精仪学院举行。精仪学院党委书记王海龙、院长曾周末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建设小组成员,系主任团队,本科生教务员、研究生教务员等30余人参加宣讲会。教务处处长白海力,副处长靳楠、谷钰、赵伟,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宣讲。宣讲会由精仪学院副院长蔡怀宇主持。

教务处处长白海力作“天津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汇报”专题报告。他从改革背景、整体框架、文件解读、会议方案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白海力首先介绍了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根本。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党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聚焦人才培养,首次推介《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简称“2030计划”),为召开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白海力对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整体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改革文件进行了解读。他指出,“2030计划”的改革思路是,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综合发展理念,以“本硕博贯通培养”为牵引,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促进理、经管、文、法、医、艺术、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人才培养体系。“2030计划”的路线图是,2017年,完成整体规划,包括“主文件+配套文件”(1+X+N);到2020年,建成世界知名本科教育,若干学科、专业达到世界一流;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一批学科、专业达到世界一流,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跻身世界一流。“2030计划”的关键任务与主要措施概括为“1333”(强化1个地位、建立3个机制、完善3个体系、创新3个模式),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建立学科专业优化机制、大类招生选拔机制、本研贯通培养机制;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提升综合体系;创新主修专业确认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白海力指出,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结构设计涵盖人才培养入口、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出口三个阶段。在人才培养入口阶段,通过实施大类招生选拔机制,通过优化存量、调控增量,建立与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通过实施本科生招生精准宣传“800”计划,精准对接中学,切实提升生源质量。在人才培养过程阶段,通过优化结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运行模式等关键环节建立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机制。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机制是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牵引和主要抓手。坚持融合与贯通,建立并不断完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优的课程体系、更强的职业引导。通过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主修专业确认和转专业机制、完善国际合作办学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通过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内部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出口阶段,通过构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就业引导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等,不断反馈人才培养过程,形成闭环的系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白海力还对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方案进行了介绍。

宣讲在学院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积极回应,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必将显著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参会人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对综合改革方案提出了完善建议。
据悉,教务处近期将组织宣讲团深入各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宣讲,详细解读“2030计划”,充分听取一线教师、学生的建议,不断完善“2030计划”,并提请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审议。未来几年,教务处将和各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一道扎实推动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而努力奋斗!
(编辑 靳莹 闫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