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师生学习总书记给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部分学生回信精神

      2017-08-23       

  本站讯 今年4月和7月,教育部依托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平台,组织开展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两批参赛团队分赴延安,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实践活动结束后,全体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收到来信后于15日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勉励祖国的青年一代“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回信在天津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孙宵莉 建工学院2015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天津大学主持人联盟主席,建工学院学生党建副主任,建工学院15级团总支副书记,17级海船1班班导师。

  读完习总书记的回信,感触颇丰。是感动是激励。无疑,我们如今能有这样好的环境去鼓励创新创业、帮扶创新创业,离不开国家政府的鼎力支持。当把新时代的掌舵权交于我们手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我们当今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青年,我们可以以最迅速、最敏感的眼光捕捉到时代的风向标,并且可以积极接受时代赋予我们的新鲜事物与其背后的机遇、挑战。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先导者的精神,在现如今依然有其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理应秉承着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和长风破浪的执着追求,敢想敢做,成为双创浪潮中的“弄潮儿”。在宣怀学院双学位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止停留于课堂书本教育,更多给了我们创新式、实战式的体验教育,让我们不单单做会科学计算、理性分析的啃书人,更去做实干奋斗、全位发展的新型人才。特别是在假期刚结束的“津港青年创业夏令营”中,更让我有了切身的体会,青年创业者,要有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卓越的团队、新潮的思想、坚持的信念、不停的脚步……我想,我们一直在努力,并将继续努力,国之栋梁,必在我辈!

  初艾璇 2014级本科生,天津大学2014级中文系班级班长、天津大学北洋民乐团管乐声部首席。

  从创新意识到创业思路,再从创业思路走向创业实践。这是一条艰辛而充满挑战的路。总书记回信中“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和鼓舞。我知道创新创业实际上是另外一个形式的学习和成长,是从知识积累走向社会实践的又一取胜法门。我要继续学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玉汝于成。相信创新创业的旗帜,我们一定能举起。

  宋立群 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创业双学位学生,2016级能动一班新生班主任,2015级机械学院党总支书记。

  读毕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受益良多。多元化的时代给了我们青年一代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舞台去释放本就属于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国家为我们搭建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探寻合作共赢,我们用“精准扶贫”的目光去发掘经济创新增长点,我们放眼“共享经济”体制下分得大学生创业的一碗羹,此乃天时。

  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是首先创办创业学院的高校,旨在双创平台建设上注入高校这一新鲜活力。在刚刚结束的“津门拾粹——津港青年创业夏令营”中,我们与香港的优秀青年一道,为天津特色小镇建言献策,萌芽了不少杰出创业想法。学校创业平台搭建,此乃地利。双学位课程设计上,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开办了类似“X-商业模式”“领导力与路演”等特色课程。让同学们学以致用,会用、能用、敢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悉心教导,有幸与诸多杰出创业者接触交流,如今还有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此乃人和。古有盘古开天地,今有青年创新业!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进发!

  张超 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双学位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做过多次创业企划。  

  改革开放,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如今的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下,习总书记提倡青年为双创奋斗奉献,我想这又是一次生产力的提升,也是为将来的我们创造福荫的机会。我的本科专业是食品工程,在此基础上选择辅助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经过一年来的学习,深深的意识到食品的行业急需改进,。而如何改进则不仅仅需要我们有专业背景的知识,也要兼顾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方式,二者相容所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助我们可以真真正正从实际角度去解决问题。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业,我们只要在自己所学领域中能起到推动作用,就是一个非凡的人生了。  

  袁超伦 经管学部2015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彩虹行”团队负责人,天津大学青年文化促进会卫津路校区主席。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回信精神。作为一名“双创”时代的大学生,我有幸辅修天津大学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双学位,把握双创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我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充满艰辛与不易。我国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精神必定会为时代发展注入新的力量血液。在每一次对外的创新创业交流研讨中,我们切身体会到创业者的执着精神与不畏惧精神,正是这种双创精神才决定了创新事业的勇往前行。这是时代对于创业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铭记的时代准则!作为当代中国新青年,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积极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掌握时代命脉,紧紧抓住创新创业的契机,不忘初心,坚定我们的青春梦,弘扬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邹强 宣怀学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海洋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物联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市科委批复成立)主任。

  双创,开始快速进入2.0+时代,这次的红利业务一定是知识产权商业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创业型、高校科研人员创业,这些将是这个时期的重要keywords。天津大学作为近现代第一所大学,开始重点打造新工科建设,这意味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将深度支持知识产权商业化的快速推进。从知识产权的如何产生,到战略布局、商业化运作、法务实战,都将是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也蕴含着海量的商业红利。

  郑春东 宣怀学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天津市科学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品牌学会常务理事。

  首先,以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来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一项及时正确的决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转折期,自主创新和创业将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第二,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建设者和主力军,也必将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中坚力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将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当前教育部倡导的新工科建设工作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执行力、有大局意识和崇高理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伟大使命。第三,中国梦的实现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就,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成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当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投身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领域和岗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习总书记的回信更深刻的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使命,基于上述学习体会,本人将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极践行总书记的指示,努力培养更多的青年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施亮星 宣怀学院院长

  作为天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试验田,宣怀学院以“成为推动对技术创新和创业在中国的理解、认识和行动的领导者”的办学愿景,以及“鼎新革故,践道化成”的办学使命,从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取得了具有“宣怀特色”的成绩:创新性地开设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双学位;开设《创业实境演练》等特色课程;成功举办两届“宣怀学院创新创业夏令营”;建立创新设计中心、技术创业中心、社会创业中心等创新实践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我们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建设的步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刘晓艳 学生编辑 代东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