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第十三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在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举行。该馆为新建场馆,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是国内第一个跨度超过100米的长短轴马鞍形索穹顶结构,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索穹顶结构。
体育馆建筑主体1层、局部3层,巨大的台阶直上二层平台,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基座”,二层以上整个建筑造型采用横向线条分明的银白色铝板,由实到虚的立面变化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极具动感的流线型设计将建筑与地形及周围环境、湖面完美的结合,集轻盈、动感、灵性于一体。整个立面造型线条流畅,轮廓简洁,充满张力,犹如蓄势待发驶向前方的梦想方舟,承载着理工人的梦想,在浩瀚的大海中扬帆起航,向着理想拼搏、探索。

体育馆结构由下部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和上部包括索穹顶和刚性屋面在内的钢结构两部分组成。索穹顶环梁支撑在32根φ1400钢筋混凝土柱上。体育馆屋盖采用一种边界不等高椭圆平面复合式索穹顶结构体系,共设三道环索以及内外环梁,最外环脊索和斜索按Levy式布置,内部脊索和斜索按Geiger式布置,里面两圈环索呈圆形,最外圈环索呈椭圆形。屋面采用膜材和金属屋面板两种材料,屋盖中部叶片状部分采用膜结构屋面,其余部分采用金属屋面。膜材屋面部分整体突出于屋面,其与金属屋面间设置竖直的天窗。为了铺设金属屋面,在拉索节点间设置了主次檩体系,在屋面中部设置了天窗柱和屋面梁组成的屋面体系,实现了建筑功能的要求。

天津大学陈志华教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钢结构中心于敬海研究员、闫翔宇博士,天津大学博士生马青,硕士生韩芳冰、王鑫参与了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与分析工作,博士生马青、硕士生楼舒阳生参与施工监测工作,硕士生李毅参与健康监测工作。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完成了整个体育馆的设计工作。
(编辑 赵习钧 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