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4月30日校报推介:新工科建设专栏、天大终圆“医科梦”、记无人机研究团队专家齐俊桐、国教学院改革成果巡礼 

      2018-04-27       

  未来10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呼啸而至,培养和造就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时不我待。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新工科”建设就是应对新经济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全国各地高校的“新工科”探索实践正如火如荼,“新工科”已成为了“2017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十大热点”之一,成为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从“卓越工程师培养”到“新工科”建设,天津大学始终站在工科教育改革探索之前沿。本报特从本期起开设“新工科”建设专栏,陆续报道我校“新工科”建设成果及探索经验,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

 

  天津大学是中国首批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从1954年开始先后接受了来自世界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1月,学院统筹全校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及社会管理工作并承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任务。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快留学事业的发展。在来华留学的新形势下,国际教育学院正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依靠60余年的留学生教育办学经验,秉承“严谨治学”的校风,励精图治,积极打造“留学天大”品牌。近年来,我校外国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由2013年的1964人增加至2017年的3046人,年均增幅超过10%,创历史新高。学历生人数大幅增长,由2014年的309人增至1213人,其中,2016年学历生人数更是较2015年实现了翻倍增长。高层次学历生(硕博)年均增幅超过37%。留学生的国别也增加至140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天津大学成为全国首批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的试点院校。作为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会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近年来荣获了包括“平安校园杯”中国文化展演金奖、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本期“改革前沿”专版将展现近年来天大国际教育学院的改革成果,助推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版:要闻

  ● 医工结合 探索新医科发展“天大路线”

           天津大学医学部正式成立

  ●  我校杰出校友聂璧初同志逝世

  ●  “新工科”建设专栏:

      我校主办国际“新工科”教育研讨会

           “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

  ●  天大32项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  “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法律规制”国际会召开

  ●  校园快讯:

      我校获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示范项目

      “DNA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在我校举办

      天大获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优秀组织奖

      天大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授权点

 

 

 

  二版:教学·改革专版

  ● 新时代  天大终圆“医科梦”

  ● 打造一条具有医工特色的“天大路线”

 

 

  三版:天大·人物专版

  ● 一位80后博导的蓝天飞行梦

          ——记天津大学无人机研究团队专家齐俊桐

  

 

  四版:改革·前沿专版 

        耕耘十余载    用心筑辉煌

  ●天大外国留学生预科教育领跑全国

             孔子学院    华文教育两翼齐飞

  ●天大推进国际化发展 全方位助力“双一流”建设

       打破招生发展瓶颈   打造国际教育品牌

  ● 国际教育学院大力推动全英文专业建设

       凝练学科特色 创建特色专业

   ●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建设扎实启动

 

 

                                                                                                                   (学生编辑 李宜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