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200期双清论坛“材料内部全场力学参数精细测量技术与表征评价方法”

      2018-05-21       

  本站讯 5月12-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200期双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以“材料内部全场力学参数精细测量技术与表征评价方法”为主题,由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政策局共同主办,天津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伍小平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教授联合担任论坛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28个单位的近50位专家代表应邀参加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力学处詹世革处长主持,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双清论坛的历史和宗旨,随后针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对力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的需求,从深度、广度、高度三个方面进一步凝练了实验力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促进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多学科交叉的自主创新环境,开展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研究,以助推中国实验力学的进步。伍小平作了精彩的开幕发言,她强调实验力学工作者要进一步认识国家重大需求,凝练出核心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规划好未来5-10年的发展蓝图,并做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成果。天津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张力新教授代表代表天津大学致辞,会议主席、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内容和目标。

  此次论坛共安排4个主题报告和10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对材料内部力学测量的新挑战”“基于先进光源的材料内部力学行为三维原位实验”“多场环境下材料内部微结构演化测量与力学表征”“复合结构界面问题的力学测量表征”这四个主题,针对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进行深入交流,同时,对我国在内部力学参量实验测试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特色以及未来3-5年我国科学家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等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力学研究一直是力学学科领域的基础内容和前沿热点,重大突破层出不穷,技术手段日新月异。我国也已建立起完整的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并在很多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本次论坛建议围绕“材料内部全场力学参数精细测量技术与表征评价方法”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索超常服役环境下材料内部全场力学参量的原位测量与表征方法、基于先进光源的三维全场力学参量反演识别与方法、材料内部变形及损伤演化的精细测量与表征以及先进复合材料内部力学信息的光谱力学测量方法。此次双清论坛的召开对推动相关领域基础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天津大学的力学学科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在新近一轮的学科评估中获得了全国并列第五(A-档)的成绩。其中,实验力学是天津大学力学学科的优势方向之一,有优良的历史传承和研究基础,多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应用并重,在测量方法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天大特色的贡献。近年来在基金委重点项目、重点仪器项目以及科技部973、863项目的支持下,在光谱力学实验新方法、微纳尺度力学实验研究、全断面隧道装备中的力学问题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支活跃的实验力学领域研究团队以及青年人才。本次成功承办基金委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对于推动天大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天大力学学科特别是实验力学研究团队的学术声誉及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撰稿/仇巍 王建山 王志勇 张茜 亢一澜)

  (编辑 赵习钧 刁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