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播种希望 天大人助力宕昌打造全链条电商扶贫产业

      2018-06-07       

  本站讯 2013年起,天津大学定点扶贫甘肃省宕昌县,不断探索高校扶贫的新思路新途径,通过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形成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方法,其中助力宕昌打造全链条电商扶贫产业,帮助当地绿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天大的教师、干部以及校友们为此付出了努力和心血,为宕昌县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

  大寨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南端,白龙江在这座大山深处的村子转了个弯,历史上几次洪水过后,大寨村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生活。村里227户,1035人,人均年收入3000元,其中贫困户95户,贫困面达到41%。“但是,这里山青水美,是系着村民们乡愁的地方。”天津大学在甘肃省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挂职的青年干部宋鹏认为,“走出去”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第一步先从农产品开始。

  这里家家户户每年腊月都会用土猪做肉臊子,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在村民熟视无睹的食物中其实隐藏着致富的答案:“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真正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把养殖带起来,同时我能带起来种植,种花椒,它的花椒需求量特别大。”在天大人的倡导下,当地第一家村集体企业——陇南市白龙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了,通过村民技术入股,半成品入股,真正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鹏与徐传超相识。徐传超是天大校友,也是一名创业“卖菜”的博士。两人谈起理想和抱负,相见恨晚,联手打造了针对甘肃陇南山货“农超对接”的精准扶贫方案,帮助当地山区盛产的优质农特产品,插上现代物流体系和销售平台的翅膀,构建一条产销一体化链条,最终实现商家、农民和消费者共赢。

  如今在徐传超的超市里,有近20平方米专门展示推介陇南市名优特色农副产品的专区,有沙湾土蜂蜜、沙湾梅花椒、手工自制蜂糖酒、成县核桃、康县木耳、文县咂杆酒、祥宇橄榄油等50余种名优特色农产品。“超市不收取陇南特产专区任何费用,只为了以最低成本将陇南的特产推广到天津老百姓手中”。

  他计划,未来,季莳鲜将打造“一县一品”的扶持计划。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打造适宜的单品扶持计划,以销定产、定向采购,达到农产品的可视化与可追溯。“农超对接”一方面带活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也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就业;另一方面,便利了市民享用健康、生态、无污染的安全特色山货,实现了互利共赢。

  大寨村的林地、山地荒废十余年,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2亩,产量也不高。“种粮食不行,不代表种药材不行”,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高文远是国家中药协会成员,“甘肃本身是中药材种植大省,黄芪、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并称陇药五金花,在国内外负有盛名。”高文远建议大寨农户种植黄芪和当归,“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这两种药材种植,且种植出来药效好,销路相应也会提升。”但是,中药材种植和普通庄家种植毕竟有很多不同,必须得有专家指导,而且中药材成材一般需要2年甚至更长时间。

  “改变农户们的想法也很重要。”高文远特意去了一趟宕昌,与当地的村干部和技术骨干进行交流。“我们认为,扶贫要扶志。怎么理解这个‘志’,一个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第二是内生动力,对信心和动力的提升。”

  在“大寨”讲堂和青年电商培训班上,天津大学管理学部教师解百臣和他的研究生尚东利用他们专业知识积极为宕昌人民“造血”,让新思想和致富理念真正在村里扎下根来。在授课中,解百臣尽量多用实际案例做讲解,实用又“解渴”。他们培养的第一批8名电商培训生“小试牛刀”,已开办了10家网店。2016年,解百臣随着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去了宕昌,“我和学校的同事们纷纷给村民们出谋划策,比如臊子面主打什么市场,怎样拓展销售渠道,怎样做好市场定位,以及电商网站的美工布局等等。”解百臣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每次宕昌特产到天大或者天津参加展销活动,解百臣都去,每次都买几百元的农产品,“就是想为宕昌人民多做一些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宋鹏、徐传超、高文远、解百臣这样心系贫困地区的天大人还有很多,他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心中,在宕昌播种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