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悠悠学子心,浓浓天大情,在这栀子花开的季节,年轻的梦想即将启航。毕业在即,多少复杂的情感在酝酿、发酵。此刻,让我们再次重温恩师的叮咛,聆听学长的嘱托和朋友的祝福,回忆大学美好、难忘的时光......毕业生们,时光如白驹过隙,毕业的笙箫即将奏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祝你们前程似锦,早日成为社会栋梁!
不忘初心 坚持梦想 砥砺前行
□ 软件学院教授 李克秋

作为2018届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的。入校时,你们有幸亲身经历了天大120年校庆,亲眼见证了新校区建成与发展。几年时光,我们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相知相交、共同见证了青春的成长。在离别之际,相信每位老师和我的心情一样,有很多叮嘱的话想对你们说。
在这里,我简单谈几点希望。一是希望毕业生们要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砥砺前行。希望你们可以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迷眼前,耽于安逸;学会不忘初心,当遇到困难险阻时,迎难而上,绝不退缩;保持对创新的渴望,将严谨治学、矢志创新的精神发扬光大。二是希望毕业生们要持续求知,博学融合。在知识爆炸更新的时代,一个个未知的新领域,都需要具有跨学科、有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来开疆拓土。作为“天大人”,你们更不能只专注于狭窄的学科领域,要将眼界打开,多去关注交叉领域,关注最新的经验成果,学会跨界融合,丰富原有知识体系,提高创新质量。三是希望毕业生们要学会平衡,遵循规律和谐发展。你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生活,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做一个能够贡献社会、帮助他人、自身幸福的快乐成功者。
亲爱的毕业生们,你们怀揣着希望和梦想来到天津大学,在老师的倾情指导和同学们的关爱下,在这里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爱情。无论你们将如何回忆这段青春时光,它都将成为你们人生道路上一段弥足珍贵的美好经历。希望你们秉承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用科技和知识的力量服务生活,改造生活。
(本文节选自2018年1月硕士毕业典礼上讲话)
最美的记忆
□ 环境学院2015级硕士生 汤茵琪
时光荏苒,海棠花开又花落。今天,我们走到了与母校离别的路口。倘若多年以后再度回首,我们究竟还会记得什么?也许我们会遗忘教学楼的楼号,但我们必将铭记实验台前的执着与坚定;也许我们会遗忘老师们说过的一些话语,但是我们必将铭记你们传授的人生哲理;也许我们会遗忘参与过的所有活动,但我们必将铭记那些年的青春与友谊;也许我们会遗忘宿管阿姨的脸庞,但我们必将铭记那些晚归日子里你们关心的叮嘱。正是在这遗忘与铭记之间,最终沉淀的便是我们在母校里最美的记忆。
今天,我们将从母校启航,走向不同的岗位,但我相信,无论身在何处,“天大人”永远是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愿我们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传承天大精神,真正成为一名拥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天大人”。
在此,我想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向老师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向后勤员工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的热饭热菜热心肠;向家人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永远无条件的支持;向北洋园说声谢谢,谢谢你让我们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拥有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回忆。衷心地祝愿母校桃李芬芳,再创辉煌;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成就理想人生。
知名大学校长毕业赠言

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生阅历,离不开深入的思考。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远。希望毕业生们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业、开创未来中彰显思想的力量。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因为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而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希望毕业生们要做阳光向上的平和者,学会善待自我,保持乐观从容的心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做心怀感恩的正能量传递者,用亲情温暖时光,用友情温暖人生;做兼济天下的光照四方者,成为拥有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希望毕业生们不断锤炼坚强意志和品格,拥有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保持乐观向上、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善学善思善行,自信自律自强,将自己的人生投放在国家事业发展的历程中,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做好一番事业!
——中山大学校长 罗俊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人生新的征程中,能多一份对他人的尊重,多一份对自己的尊重,多一份对科学与真理的尊重,多一份对规则的尊重。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追求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所作为的有用之人,成为一个能够担当起时代重任的成功之人。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亲爱的毕业生们,你们一定要敬畏人民、为念人民、服务人民、热爱人民,坚守美好信仰,凝铸人文精神,涵养“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家国情怀,把个体的追求和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再次衷心祝福同学们拥有灿烂的前程和幸福的人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刘伟
希望毕业生们家国在心,情怀如梦,超越小我,追求大我,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肩负起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使命。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毕业时分
□ 伊文
白驹过隙,似水年华悠悠流走,又是一年毕业时。每逢6月,熟悉的校园中总不免演绎起依依不舍的分别。教学楼、图书馆、青年湖,都留下了毕业生们不舍的流连,用相机定格成永恒的瞬间。面对即将告别的校园,有太多的回忆与留恋,有太多的感怀与动容,有太多的欢愉和难以割舍的情愫。象牙塔生活就要结束了,背起行囊,一切重新出发。
其实,我们都深知,告别就是成长。雏鸟告别巢穴,在更高的天际翱翔;游鱼告别浅滩,在更深的海洋遨游。毕业季
,除了别离的伤感,还应有我们的誓言,对未来的渴望,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感激父母的养育,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用似海如山的爱,让我们成长;感怀老师的培育,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春风化雨般,让我们渊博;感谢亲朋好友的帮扶,他们默默地支持,雪中送炭般,让我们坚强;感恩母校培养,她倾心尽力,坚强后盾般,让我们有所依靠。感恩源于责任,责任重于感恩。
毕业就像一场蜕变,可以像蛹化蝶般带给我们成长。毕业季,你我携手,共同奔赴下一场约定。今后,不管身在何方,带上一份感恩,去迎接另一种美丽与灿烂,去承载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把生命的希望放到血液里“寄送”出去
——应届毕业生刘畅捐造血干细胞侧记
□ 本报记者 靳莹
精仪学院2015级光学工程毕业生刘畅是2018届硕士毕业生中平凡而又不凡的一位。就在2017年12月26日,他采集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上海一位3岁孩子母亲的生命。

刘畅
2013年11月,刘畅报名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17年8月,当刘畅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他即感到意外、激动,更感受到了对另一个生命的责任。“据说,配型成功的概率是600万分之一。我给在河北省承德市的父母打电话说了情况,本来担心父母会阻拦,没想到他们非常支持并鼓励我。”
半个月后,刘畅来到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采集捐赠,成为了天津市第205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就在他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时,收到了医院转来的上海患者的来信。信中写到:“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将我拉入无尽黑暗的深渊。漫长痛苦的化疗,对家人的愧疚,让我几乎失去了生的希望,而家人的配对也不尽如人意。面对3岁的儿子与辞去工作全心照顾我的爱人,我又于心不忍。然而突然有一天,与您配对成功的消息传来,让我又重拾信心,原来上天还未曾抛弃我,让您带来了这弥足珍贵的十万分之一的生的希望。”
读着来信,刘畅哭了。“没敢读下去,回到屋里才把信看完,这是我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回来时我把信抱在怀里。我想对她说,希望你可以感觉到力量,哪怕只有一点点。听医生说患者是A型血,我是B型,手术后一段时间我的细胞会重塑她的造血系统,她也会变成B型血,以后我们会流着相同的血,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几个小时后,从刘畅体内采集的234ml造血干细胞悬液立刻送往上海,和造血干细胞一起送去的,还有刘畅捐赠的2000元钱和临时写的一封回信。“祝愿远方的姐姐早日恢复,我相信我的小细胞们会让您很快康复,我们一起期待生命的重生,期待明早的阳光,期待希望的幸福。”
“大学时光有我最难忘的回忆。”除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刘畅还曾作为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赴新疆支教一年,和新疆布尔津县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如今已经在华为工作的刘畅也将踏上他新的人生旅程。
放飞梦想
□ 恺轩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
我们要奔向各自的明天。
没人能代替分别的你,
还有那段青葱岁月。
一路上我们携手并肩,
用汗水写下梦的诗篇,
用温暖点亮心灵的阳光。
美丽的人生,
是机遇和汗水的结合,
是勇敢和智慧的结晶。
亲爱的朋友,
让我们从此刻放飞,
勇敢去追求各自的梦想。
梦起北洋
□ 经管学部 2015级本科生 陆澄林
还记得踏入天大校园的第一天吗?
初秋,暖阳。
怀揣希望,带着行李,走进北洋。
大学时光,踏着晨曦,循着夕阳,
走遍校园每一寸土地,
科研,论文,工作,心中燃烧的梦想,
几年时光,无数记忆,打包、珍藏。
如今,披着毕业服,
怀抱职业生涯的畅想,
即将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
多年后再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
还记得92号,那是卫津路上彼此相认的暗号。
梦起北洋,一路顺风。
溯流年 忆青春

(从左到右 从上至下的图片分别是2014年开学典礼,2015年北洋园校区,2016年"海棠季",2016年军训)

(从左到右 从上至下的图片分别是2017年全运会彩排,2017年水果节,2018年校运动会,2018年我们毕业)
又是一年初夏,又是一年离别时,又是一个欢笑与泪水交织的季节。4年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尽头。 所有的欢声笑语,所有的甜蜜苦涩,都渐渐地沉淀在记忆的长河里。曾经是多么盼望着早些离开校园、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学生的称呼……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留恋。在这里,留下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只希望重播这一切,一起来当观众去回首我们走过的路,去捡拾我们在云影湖畔的浪漫,去收集我们集体出游时的快乐,去畅谈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们在这里启程,却始终不能忘怀青春带给我的精彩故事。毕业了,为我们不散场的青春干杯!毕业了,让我们晒晒4年难忘的青春酷图,道一声:朋友珍重!
(本版刊登于2018年6月15日《天津大学报》第四版 编辑 彭莉 学生编辑 吴恺轩 李宜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