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李家俊与2018届赴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毕业生代表座谈

      2018-06-25       

本站讯(通讯员 张潇环 唐婧亚 摄影 陈晓金 沈楠)6月22日,天津大学2018届赴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座谈会在卫津路校区科学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与来自各学院的毕业生代表进行了交流,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友与基金事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职业选择的考虑与情怀,展望未来发展。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张银宇即将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具有家国情怀的天大学子,将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民族需要联系在一起,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和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天大力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孙梦宏说,好女儿亦志在四方,自己本科毕业后从事了3年的志愿者工作,在硕士毕业之际,即将以一名基层选调生的身份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乡镇工作,自己将怀揣建设西部的梦想,将母校实事求是的校训,家国情怀的传承,播撒到祖国的边疆,以一种进取、平和的心态投身于新的工作岗位中,为西藏地区发展贡献微薄之力。管理与经济学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管艺已签约中国建筑海外事业部(肯尼亚公司),她认为,既然选择了国际工程建设,就应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自己更希望能以天大人的身份奉献一份力量。来自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赵丹宁选择了支教保研,即将赴甘肃省宕昌县支教一年,她希望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建工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杨宇谈到,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利益高于一切,人的一生很短暂,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他认为应该把国家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因此毫不犹豫选择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战略支援部队的一份子。

交流中,同学们回顾了在校学习科研和生活情况,表达对母校培育的感激之情,也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化工学院博士生李明、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研究生卢奎宇、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生孙夜晴、文学院本科毕业生徐伟、国际工程师学院硕士毕业生杨山等同学结合自身思考和调研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内容涵盖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文科发展、学校宣传、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李家俊对同学们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需要相结合给予了高度肯定,充分说明了大家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和远大志向的。他说,无论是早在1935年,老校长赵天麟提出的“达材成德”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天津大学章程里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第一条——“家国情怀”,无不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视,从同学们身上深刻感受到了天大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看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弥足珍贵,值得传扬。李家俊说:“学校和老师永远牵挂大家,会关注大家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永远是广大校友的家。”

他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是要“讲政治”。国家对青年寄予厚望,需要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抵御种种干扰。讲政治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每个人,尤其是赴西部、基层和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们,深刻理解。二是要“沉下去”。步入工作中,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的事做起,从艰苦的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只有不怕吃苦、真正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国情,为未来做出符合国情、社情、民情的决策打牢基础。三是要“有信心”。步入社会,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应努力做到“不因遇到困难而后退,不因遇到挫折而消沉”。学会正确认识困难,调整心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为不断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李家俊表示,同学们为学校各项事业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学校都高度重视,学校将认真对待,努力推动落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对得起天大的历史,对得起在校学生和老师们的信任,对得起校友们的期望。

据悉,天津大学加强教育引导,从广泛动员、能力培养、实践锻炼、搭建平台、典型选树等方面多措并举,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近几年,赴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全体直接就业人数比例保持在60%左右,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以每年40%的速度不断增长。

(编辑 赵习钧 郑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