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获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一体两翼”战略初见成效

      2018-06-26       

本站讯(通讯员 许欣)6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有关教育部领导、吉林省教育厅领导及来自全国600多所高校、心理学专业机构、心理卫生机构等1000多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25位国内外专家分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表彰了2015-2018年度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该奖项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的最高荣誉,每3-5年评选一次。心理中心主任杨丽教授还获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

一直以来,在校领导和学工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世界一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为导向,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为底线,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保(校园)安全、助(学生)成长、促(队伍)发展——三级结合”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形成了“教育、咨询、治疗、研究”四位一体的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全面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自2013年开始,中心获批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培育单位(首批全国共6所)、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天津督导点、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实习机构,成为同期全国唯一一所同时获得三项殊荣的高校。在此契机下,中心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全过程思政育人中“心理育人”的工作格局,提出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核心目标,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以常见心理疾病防治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力量建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

根据“一体两翼”思路,中心大力引进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扩充到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现已形成以心理学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和辅导员队伍三部分人群构成的协同工作联盟,突出各群体差异化优势,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高效合作;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天津督导点为平台,推进队伍建设,对学校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常年提供高水平、高密度继续教育培训,有力推动危机管理水平和事件处置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宗旨,建成卫津路校区(面积:2100平方米,2014年投入使用)和北洋园校区(面积:3124平方米,2018年投入使用)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建设、课外实践教育课程,朋辈心理骨干队伍建设,日常心理健康活动等提供平台支持,现已累计服务师生30000余人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突破。从2003年成立心理研究所开始,中心立足将临床心理学研究为作为发展的核心,努力实现“科学家-实践者”的发展模式。已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内容方面涉及危机干预、社会支持、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应对方式等实用性临床心理学研究课题,各项研究的推进,有效反哺了教育、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实务工作。2007年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招收10届, 近100余名应用心理学硕士。2018年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点顺利获批。应用心理学硕士点的建设为提升专职教师心理学专业育人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中心积极鼓励年轻专职教师参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增强了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归属感,打通专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通道,为学校培养一支既懂科学,又重实践的年轻化、专业化的专职教师工作队伍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今后,心理中心将以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为理论指导,着力推进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二十二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为核心理念,大力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变革及内涵建设,进一步发掘心理工作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服务。

(编辑 靳莹 郑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