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18毕业季】“求是奖”风采:我的青春梦在天上

      2018-07-05       

——专访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803所2018届硕士毕业生李江腾

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一批又一批天大学子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尤其是那些选择扎根西部、基层和投身国家战略领域、艰苦行业的天大学子,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在青春的奋斗中成真。

□通讯员 刘佳 刘衡

43686

2011年,李江腾踏入天津大学的校门,自后7年的时间里,他时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微电子学院2015级研究生,他在今年硕士毕业后,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803所工作,获评天津大学2018届毕业生“求是奖”银奖。

家庭教育是他家国情怀的启蒙

李江腾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在县城的供电系统工作,在他小时候,县城的供电网络并不完善,而每当节假日都是用电高峰期,父母都需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调度用电,保障全县人们的用电。特别是在过年期间,他已经记不得上一个与父母一起过的除夕夜是什么时候了,每个除夕夜他都是与奶奶过的,记忆中奶奶包的饺子总是那么好吃,却也总是少了一点什么。也正是因为父母从小对工作负责认真的态度,他也对“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当得到航天八院803所这个工作机会时,他十分激动,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也能像父母那样,为能为社会做自己的一点贡献而高兴;另外一方面更是因为能够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奋战在一线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祖国发展是他家国情怀的助剂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独立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征程。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目前,逾200颗在轨卫星“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航天技术应用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心头爱”。李江腾意识到,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渐重要。而载人航天技术显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李江腾在刚进入八院803所,负责载人航天相关单机FPGA设计的工作时,一方面产生了对国内所掌握先进技术的自豪之情,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身处重要岗位而激动不已。李江腾表示,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愉悦无法言喻,并且是其他的工作所不能提供的。

党员身份是他家国情怀的底色

学校申请入党期间,在一次谈话时,一位退休的老党员问了李江腾这样一个问题,他铭记至今,老党员问:你觉得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吗?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在这个年轻人的心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最高级阶段。诚然,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但是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坚定这样一个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自己所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在李江腾看来,身处国防科技工业这样一个国家重要单位和工作岗位,不仅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学习到许多前沿科技知识和技术。FPGA现如今已经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也在航天器的通讯以及导航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将坚定目标,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向中国航天科技的前辈们学习,打牢个人技术基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