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三届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与政策研讨会在津举行

      2018-11-21       

本站讯 2018年11月10日至11日,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与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与政策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杭州、郑州、济南、厦门、长春等地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

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产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理论”、“产业政策、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影响”以及“公共物品、能源与环境经济学”三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弟海教授主持了“产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理论”专题研讨环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捷围绕全支付拍卖型竞赛中的信息设计这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副教授根据美国以及跨国制造业数据归纳了关于技能溢价,禀赋结构,以及产业动态的六个特征化事实,构造了一个易于处理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靳玮副教授基于罗默内生技术变化理论模型,建立技术采纳的路径依赖性质,同时引入高污染化石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技术创新上的时间差异性,进而理论分析碳锁定作为市场均衡结果产生的经济学机制,以及其对应的福利效应。

在王勇主持的“产业政策、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影响”专题研讨环节,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张中祥教授分享了对于产业分工视角下碳减排责任分担的一些思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弟海教授提出了在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和价格结构变化时如何分解实际劳均实际GDP增长率的新方法,然后利用这一方法,对1953—2016年中国劳均实际GDP增长进行了分解,并考察了中国三次产业增长,以及价格结构变化和就业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均GDP增长的影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夏俊杰助理教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对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针对管制、回扣与药品价格这一话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杨杭军教授基于博弈论模型,分别从车企和政府的角度分析了电动汽车市场接受度及推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秦萍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北京限行政策的社会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经济学院杜莉教授主持了“公共物品、能源与环境经济学”专题研讨环节。在最后这个专题中,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李智助理教授在《非排他性阈值公共物品提供的广义系列成本分摊机制》这一报告中,提出均一价格拍卖(UPA)机制与均一价格上限(UPC)机制均满足预算平衡、个体理性与匿名性,但不满足激励相容。通过中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这一准自然实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曹静副教授使用断点回归对该政策的成本与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方文在《社会比较可以推动官僚吗?来自环境信息披露的证据》这一主题报告中表示,政府信息公开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立国在《技术创新下的环境监管:以中国自动水质监测站建立为例》的报告中表示,区别于传统的依靠人工采样、实验室检测的水质监测手段,水质自动监测站采用了先进的实时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实时采样、检测并报告水体环境质量,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水环境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的透明化。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樊海潮副教授则分析了空气污染对人才流失的影响。

(编辑 刘晓艳 郑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