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冯骥才入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非遗传承,学界有责

      2019-01-14       

本站讯(通讯员 杨扬)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3日在京揭晓,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先生入选10位“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数十年风雨兼程,他在非遗保护的大地上奔跑,不敢停歇,想的是延续传统文化的根。几万里关山云海,他在文化传承的天地中奋斗,义不容辞,为的是报答传统文化哺育之恩。”在颁奖典礼现场,《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以这段颁奖词,率先揭晓冯骥才先生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从张政总编辑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之后,冯骥才先生提及他的年画情结,更谈了谈学界在非遗传承中应承担哪些责任。

当天适逢“腊八”,每到腊月正月大年时节,冯骥才先生都会去看望杨柳青年画艺人等各类非遗传承人,因为他从小一直生活在年的传统、年的美好、年的文化里边,对年文化和年画有不解的情结,尤其在现代化和快速发展的冲击使人们与传统疏离的当下,他对我们文化的根产生强烈的关切。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人正是我们“文化的亲人”,一到过年自然就想去看看他们。

多年来,冯骥才先生和他的学术团队致力于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科学保护与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实践。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表示,在这个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代,前一个文明阶段祖祖辈辈创造的历史财富是我们必须传承的,此时,学界应该站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第一线,有几件事是非做不可的。首先,要给非遗做好档案,“非遗过去是生活文化,没有文献记录,就像传统村落没有村史一样,所以我们首先的工作是要用文字把它确定下来,使我们的保护有科学的依据,我们要帮助政府工作”;第二,学界应站在文化的前沿,看到生活中新的文化潮流,也要看到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关心、关注传承人,“以他们的困难作为我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认识他们的经典、传承他们的经传承他们的手工性和地域性”;第三,还应承担起对全社会呼吁、宣传、弘扬非遗的作用,“让人民真正认识我们的文化,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自觉,如果全民都自觉承担起文化的传承,文化保护就不成问题了。”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光明网组织实施,至今已连续举办两年,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当选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10人,除冯骥才先生外,还有夏菊花、蔡正仁、连丽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杨昌芹等9人。另有20人被推选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编辑 焦德芳 郑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