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2019-02-02       

本站讯(通讯员靳莹 摄影陈晓金)1月30日是寒假前最后一天工作日,这一天天津大学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一年来学院工作建设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相关工作进行回应,并提出了建议和思考。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党委副书记雷鸣出席会议,组织部、宣传部、研究生院、教务处、人事处、人文社科处、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

李家俊在讲话中指出,马院一年来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和明显的效果,感谢颜晓峰院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努力和付出。

李家俊强调,要从提高政治站位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教学单位,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天津大学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要切实把建设最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工作目标。

李家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放到“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工作体系中建设。“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是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今年,天津大学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把马院作为该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院也在主动在大体系中考虑工作开展,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拟召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都将是会议的重要研讨内容,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落实工作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是学校“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以及“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主渠道。“思政课程”怎么改,“课程思政”怎么建,如何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从授课内容、讲课方法、组织方式等方面形成系统方案,有阶段性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马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统筹全校力量,积极设计、着力推动,形成“家国情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天大特色书院制建设体系。此外,社会实践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全校还没有形成一盘棋。马院要在思政教育中统筹、规范社会实践课程,编制课程大纲,设计好开展环节,建成工作体系,让学生真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形成天大特色。

李家俊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根据颜晓峰院长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重点,发挥高校优势,动员全校力量,做好顶层设计和智库建设,落实工作思路和方案。同时,继续深化张太雷研究工作,尤其是建党初期和广州起义阶段研究,形成学科品牌和天大特色,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中形成亮点。

雷鸣提出,经过一年多建设,天大马院变化很大,领导小组中的各成员单位也在很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马院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正在以高起点的建设目标边谋划,边深度推进建设发展。但是与颜院长制定的目标,学校对马院的期待以及天大马院应该达到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跑得还不够快,跨越得还不够高。要把战略目标细化成阶段性目标,按时、高品质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马院建设不仅仅是马院的事情,希望学院班子和马院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练好内功,马院研究的课题未来可以与法学、管理学等相统筹,形成天大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起到引领作用,立足研究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要继续为马院发展建言献策,不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马院要梳理好这次会议纪要,认真研讨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扎扎实实做好落实工作。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斌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理论宣讲、环境建设等方面汇报了学院近两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学院建设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表示,在学校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部处的支持下,近年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学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和最好的机遇期。学院会抓住这样的机遇,立足把可能变成可能,防治把可能变成不可能,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学院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全体师生决心以不同以往的工作方式、态度、效率和精神面貌,努力作出更好的成绩。学院确立的工作目标是: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点,与争创全国重点马院相统筹,并积极争取获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心),同时要在下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和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作出努力和突破。学院确立的工作思路是内外功兼修,首先在自身学科、教学、科研、队伍、人才培养、文化和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往一流的方向走,进一步提升全国影响力,同时积极协调学校、天津市、全国的资源,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学院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重点研究方向,做好工作,推动全校、全天津市、全国相关工作的发展。

学院两位分管副院长具体汇报了思政课改革、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成果及遇到的问题。各部处负责人对相关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并对学院建设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