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及校友作品亮相联合国万国宫

      2019-05-05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现场

本站讯 2019年4月25日,由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和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共同举办、天津美术学院和天津大学承办的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融古铸今--古丝路建筑和当代设计作品展”在日内瓦万国宫隆重举行。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临时代办李松大使、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张向晨大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办)总干事穆勒,联办文化委员会主席皮萨诺,以及各国驻日内瓦使节、国际组织官员、国际职员、当地华人华侨、中文学校学生、各界友好人士约500人参加。我校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胡一可副教授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部副主任、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龚立君教授、鲁睿副教授、卢铁柱副教授作为展览承办方代表参加中文日活动。

展览海报

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临时代办李松大使致辞

李松大使在致辞中表示,汉语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联合国中文日活动有助于多边主义和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广泛传播。把汉语和建筑联系在一起,是今年中文日活动的独特创意。汉字形态与建筑形态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理念,5000多年来,这一理念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这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通过展示古丝路建筑,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办)总干事穆勒致辞

联办总干事穆勒感谢中方精心筹办中文日活动,为促进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他表示,本次展览立意新颖,以建筑为载体呈现中国文化、哲学传统。展览传递的天人合一、开放包容等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与日内瓦倡导的多边主义、和平合作、可持续发展原则高度契合,弘扬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

龚立君(左一)与嘉宾共同为展览剪彩

龚立君(左二)、鲁睿(左一)、卢铁柱(右二)、胡一可(右一)与李松大使合影

本次展览包括四大板块:“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传统建筑展,“和而不同、互学互鉴”古丝路沿线建筑展,“和合共生、和谐均衡”工艺作品展,“融古铸今、兼收并蓄”现代空间艺术设计展。展览以宣介“丝路精神”为主题,综合运用静物、音视频、互动体验等手段,展示中国古今建筑艺术精髓,诠释中国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与同时在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遥相呼应,共同在国际社会唱响了丝路精神。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现场

李松大使会见代表团成员

展览中由天津大学负责承办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传统建筑展板块,共计有35件展品参展,参展内容有教师作品、优秀校友作品、中国传统古建筑构件及图纸。以立体手段展示中国古今建筑艺术精髓,讲述丝路建筑故事,诠释“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古建筑构件及图纸参展作品概览

部分学院教师及校友参展作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传统,在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中国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方面蜚声国际,是中国建筑教育界领军院校之一。学院的一流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队伍,多层次、高质量、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为学生学习深造及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胡一可副教授在中文日活动现场展示中国书法

胡一可副教授赠与国外友人书法作品

送别代表团成员(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家组织代表团参赞陈亚欧等)

承办此次活动的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院长龚立君教授表示,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文明宝库的重要一部分,希望展览能够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对外交流,培育国际视野。

参加活动的各国和各界人士充分肯定展览的新颖选题、巧妙设计和丰富内涵,领略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内外友人纷纷表示,中华文化倡导的“和合”理念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导向,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这一文化传统,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全球治理提出新方案,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合作发展的历史潮流。本次活动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瑞士当地主流媒体和新华社、光明网、网易等国内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编辑 焦德芳 李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