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记者 赵 晖 摄影 唐 蒙)26日上午,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举行,双方将在创新要素聚集、产业成果转化、项目载体建设、科研成果应用示范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南开区区委书记杨兵,南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剑楠,南开区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长敖立功、南开区副区长罗进飞;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树新、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和南开区政府、天津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主持签约。

李家俊在签约仪式上首先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给与学校关心和支持的南开区政府和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说,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信息和文化优势,不断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此次与南开区的合作,能在体制、机制及合作模式方面做出探索,共同破解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与协同发展的合作关键,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期待此次合作能尽快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南开区的创新发展与天津市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金东寒在致欢迎词时说,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和使命。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天津大学是以天津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与天津大学息息相关。天津大学坐落在南开区,学校的发展与南开区的发展相依共存,开展校区合作、实现协调共振是必然之举。此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一定能够更加紧密对接区校发展需求,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实现共赢发展。天津大学将全力推动双方的务实合作,在服务南开区产业特色,助推创新南开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杨兵表示对校区合作充满期待,他说,天津大学是南开区的宝贵财富,是天津高校科技创新的领航者。今天,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明确了区校合作的用力方向、拓展领域,为区校合作按下“快捷键”、驶入“快车道”,这既标志着区校合作迈向了新高度、新阶段。南开区高度重视、十分珍惜与天大合作,一定会举全区之力为全面合作协议的落地创造更好的环境,通过扎扎实实的行动和有效的工作来保证协议的落实,为助力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南开的贡献。

孙剑楠梳理了近期区校合作的新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展望。他说,南开区一直希望充分用好天津大学在聚集高端人才、汇聚高端产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区域各项事业与天津大学发展的同频共振。借助此次双方签订战略合作的有利契机,未来将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全面合作,并且要用好北洋海棠创投基金,实现校区双方共建共赢发展。

南开区副区长罗进飞与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共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本着“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务实高效、共促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共同推进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发挥天津大学重点学科优势,充分整合南开区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多方资源,双方联合打造天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聚集高地。双方将开展多层次产学研活动,促进科技、人才、教育、金融等多方交流与合作。双方将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交流,南开区利用地域特点和产业设施,鼓励支持政府部门、重点企业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天津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创业平台。双方将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推动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教授工作室等高端人才平台落地。双方还将就科技信息和资源共享,优化学城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强合作。

南开区副区长罗进飞、天津大学智能学部主任李克秋、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集团北方区总经理陈静共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合作方将以南开区为基地,研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创新技术,为南开区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孵化做出贡献。
南开区科技局局长王世瑄与北洋海棠创投基金合伙人刘毅签署北洋海棠创投基金合作协议。南开区政府委托天津科苑天使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北洋海棠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充分挖掘天津大学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及科技金融生态体系建设开展相关研究合作,通过金融手段推动天津大学科技成果在南开区落地转化,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在资金需求上的问题。
(编辑 焦德芳 李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