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周笑瑜,来自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英语专业,很荣幸能够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本科毕业生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师长和亲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四年前的九月,我们怀着共同的期待,从天南地北向渤海之滨求学而来,从此与众多享誉海内外的先驱典范,共享“天大人”这个光辉灿烂的名字。逢百廿校庆入学、与崭新的北洋园共成长,我们是与天大新时代奋进步伐同行的幸运一届。在这片厚植天大品格的精神沃土之上,我们也见证并书写着不断更新的天大故事。
回首筑梦北洋的四载春秋,成长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来自脚踏实地的点滴积累。全英文授课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编程课程,让我体会英语专业与科技应用技能结合的魅力,为我打下参加实验语音学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坚实基础;承担话剧《侯德榜》展演宣传,我在笔和话筒的转换间感悟担当;担任校新青年媒体中心总编,经学校推荐当选天津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对话天津市28所理事高校、119家校园媒体,我实现了视野的拓宽……母校四年培养,成为我文章中爱校荣校情怀的源泉,《天大诗词大会》发掘实事求是中的人文底蕴,《天大青年看五四》讲述天大人特有的青年力量;天大赋予我出色的全球视野和流畅的口语表达,使我两次站上金砖国家青年峰会的外交舞台,我受人工智能学院建立启发,在大会第四次工业革命配套高等教育议题下献言献策,最终写入会议成果文件。在这样的宽阔平台上,我很幸运,成为中青·校媒奖学金的全国十位获奖者之一,也有幸获评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为奋斗的青春定位价值坐标。
在天大,“使命”与“家国”指引着每个天大人将个人努力汇入时代洪流,书写新时代的青年作为。我们中有人远赴祖国边陲,把燃烧的青春淬炼成金;有人携笔从戎,将年轻的赤诚铸成铁甲钢盔;也有人投身科学研究,在冷板凳上钻研坚微,为祖国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正是这份兴学强国的使命召唤,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我的家乡在河北省南皮县,一个2017年刚刚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临海小城。在我成长的二十年中,我亲眼见证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国家对贫困县的帮扶,让我一步步获得来到国内一流学府学习的宝贵机会,对此,我始终心存感恩。天大滚烫的爱国奉献烙印呼唤着我,从付家村一路写到甘肃宕昌的扶贫故事更时时予以鞭策,让我把感恩之情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我选择加入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毕业后将赴天大的对口支援扶贫县甘肃宕昌,用教育扶贫行动回应祖国对我的召唤,为那里的孩子们创造和我一样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作出天大学子的贡献。
同学们,今天过后,我们将挥手告别青春的热血澎湃,去接受更为艰辛的历练。远行的游子,定将怀念郑东图书馆里的朗朗书声,定会铭记花堤路上的旖旎海棠,即使去向五湖四海,心中都会永远珍藏最美好的四年天大时光。未来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愿我们始终铭记“实事求是”校训,将天大品格化为我们内在的精神气质,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展示出与“天大人”这个光辉名字相称的风采!
最后,衷心祝愿母校聚天下英才,蓬勃发展;祝愿老师们种桃李满园,身体安康;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乘风破浪!
谢谢大家!
(摄影唐蒙 编辑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