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天津大学博士书记扶贫记

      2019-11-19       

 

本站讯(记者 赵习钧 陈铮杰 综合媒体报道)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挂在山上,飘在云间,像一根细细的绳子,一头连着山下的世界,一头连着山巅上云朵般的坝尾村。唐阳,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是云南省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的一名基层干部,作为省委选派赴当地扶贫的驻村第一书记,他怀着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初心来到坝尾村,扎根乡村大地,书写“家国情怀”,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招”“硬招”帮助当地精准脱贫,开出教育药方拔除“穷根”。

产业帮扶: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两袖清风为天下,甘为苍生作奴马。”唐阳的工作笔记扉页上赫然写着这样的两句话。在他心里,党员干部就是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扶贫工作是“天大”的事。围绕“教育切入、党建引领、产业帮扶、数库建设”的帮扶思路,唐阳加强产业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半年多来,坝尾村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坝尾村位于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土地面积16.47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彝、苗4个民族,人均耕地少、产业发展薄弱、基础教育落后。“当时来到这里,就想过会很难,可是来了之后还是发现超乎了想象。”唐阳说。

困难在前,重任在肩,唐阳开始实地调研,一家一户走访,了解产业扶贫的切入口。步行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坪寨村入户调查,山路陡峭难行经常摔跤,“一个下午摔三次,摔完,起来换个地方再摔”唐阳笑道。经过近半年的入户走访、实地查勘、民情分析,唐阳的扶贫工作思路也日益清晰:一是搞规模化种养植产业,在现有种植中草药、烤烟、蔬菜,养殖生态鱼、乌鸡、猪的产业基础上,不断壮大规模,同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改变经营模式,实现创收增收。二是联系西畴县农业部门,请农业部门专家实地指导农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

“青博之行”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坝尾村地处偏远,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比起牵挂省城刚怀孕的爱人和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不易,更让唐阳放不下的是当地的孩子们,受限于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坝尾村里的扭扣国立希望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建设还很滞后。“当地的很多孩子们早早地失去了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唐阳意识到,要想破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唯有深化教育脱贫。他多方联络和母校天津大学的老师同学们取得联系,希望借助高校教育资源,为贫困乡村的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获得感的基础上,唐阳还想借助社会力量,尽其所能对这些贫困村的孩子们给予支持和关怀。经过多方联络,唐阳联合省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党支部和社会爱心人士,成立了教育扶贫“青博团队”。之所以取名“青博”,是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研究生、博士,里面还有天大的校友。在初秋时节,“青博团队”开展了“青博有为·筑梦前行”爱心物资捐赠活动——孩子们领到了新校服、卫生室有了饮水机和干净的桶装水。

贫困生小颜虽身患残疾,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哈尔滨广厦学院。为了不让有能力的学生因贫困上不起学、吃不好饭,唐阳从自己的驻村补贴中拿出2000元资助小颜,并承诺持续至大四。同时,唐阳也不忘鼓励小颜认真学习,将来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青博有为·筑梦前行”爱心物资捐赠活动只是爱心助学的第一步,未来这一公益行动还将为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奖学金、为小学添设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等,持续推进教育扶贫。

“四点钟课堂”用知识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如何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让他们的心灵“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美好的世界,是唐阳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以‘四点钟课堂’这种定点辅导形式,在孩子们内心播撒一颗励志奋进的种子,引导孩子们守护梦想,成长成才,回馈社会。”唐阳说。

经过与扭扣国立希望小学老师们深入讨论,由唐阳担任主讲老师的“四点钟课堂”正式开班,课堂以交通、水利、生物、智能建筑、水资源等领域的典型人物、典型经历、典型科学现象为讲授内容,为相对闭塞的孩子们开辟一扇认知外边世界的窗,带给孩子们实现梦想更大的信心和动力。

一张扭扣国立希望小学周边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图引发同学们的好奇,作为一名90后的博士,唐阳尝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规划,并融入课程讲解,让村里的孩子们能感受到科学知识可能为他们带来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感悟科技的力量。

唐阳通过微视频、现场教学等方式,从交通工程-科技之美、环境工程-和谐之美、水利工程-至善之美等方面重点讲授以天津大学前沿技术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和科技成果,力求引入一流高校资源,开阔边远贫困地区学生们的视野。“唐老师还勉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建设祖国。”扭扣国立希望小学六年级刘作薇说。

建好“党员之家”,为脱贫攻坚增强党建活力

由于缺少经费,坝尾村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唐阳和驻村队员利用扶贫工作经费以及与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党支部共建的方式,建成了坝尾村党员活动阵地,为党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从电脑和多媒体设备等硬件的添设,到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和义务“四上墙”,党建读本陈列等要素的完善,一个党员活动室、学习室已经初有模样。政治理论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讲三评”……扶贫工作交流、民主协商议事等工作稳步开展,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确保理论学习有收获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党员特点、采取了多媒体视频教学、观看主题教育电影、坝尾微信公众号主题教育知识宣传、将学习教育开展到各支部等方式,推动主题教育往心里走、往深里去。”唐阳在采访时说道。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结合坝尾村实际,唐阳针对坝尾村部分党员同志年龄大行动不便的问题,唐阳以送学上门的方式为老党员同志送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希望他们能认真学习,为支部建设建言献策。

“支部活动一个都不能少,服务好老党员同志,是我们应该做的。”国庆节前夕,唐阳用驻村工作经费开展了“向困难党员同志送温暖”的活动,让老党员同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只有切实做到下得来,待得住,融得了,才能让村民觉得靠得住,信得过,用得上,成为熟悉情况的知心人,群众认可的贴心人。”唐阳说。(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