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磊 崔莹 摄影记者 郭程)12月17日下午,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来到“新工科”课堂,现场观摩和考察“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第一门项目课——《设计与建造》的开题作业“物流循迹小车”的开发过程。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原续波,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月海、院长王天友、副院长孙涛、求是学部副主任于倩等一起陪同听课。
李家俊来到机械工程学院实训中心二层创新工坊,课程负责人张冠伟介绍课程项目“物流循迹小车”制作总体要求、学生分组实践情况、项目制教学的组织形式及课程结课的考核方式。
学生代表向李家俊展示了小组同学从任务分工、项目组织与过程管理、小车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手绘原型、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各环节的阶段性工作进展和“物流循迹小车”的制作过程。
同学们按照团队分工认真投入工作,控制设计组正在基于arduino控制主板进行电机、红外传感器及寻迹控制程序的调试工作。钳工组在进行汽车底盘的划线,下料,钻孔等工作。零件制造组在用自己装配的3D打印机对寻迹小车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打印制造。李家俊与学生进行了课程交流和互动。
观摩结束后,孙涛介绍了《设计与建造》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及课程特点。该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改变传统“教与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课程通过打破课程边界、重塑知识点,实现专业知识融合贯通;以项目制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工程思维。《设计与建造》课程分为4个层次,《设计与建造I》整合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控制理论等课程知识点,以项目为主线,解决工程认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转变。《设计与建造II》整合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理论等课程,提升运用单元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与建造III》融合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等课程,提升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与建造IV》结合毕业设计,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目标,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介绍了《智能制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情况。
李家俊询问同学们对这种项目式教学的体会。大家普遍反映项目制教学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上的内容,课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试验,对工程项目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动手能力。
李家俊对《设计与建造》课程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天津大学领衔中国的新工科改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全校师生齐动员,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推动新工科“天大方案”落地生根。
(编辑刘晓艳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