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0研究生毕业典礼】校友代表袁华之:铭记实事求是校训,起于天大终于万里

      2020-01-10       


尊敬的李家俊书记、金东寒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往届校友祝贺新一届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在此,请允许我对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在座学弟学妹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祝愿,对辛勤培育你们的母校全体老师、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我1992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系,四年的学习生涯让我获益良多,在母校逐步形成的处世理念、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更使我受益终身。如今站在这里,看着意气风发、对未来跃跃欲试的你们,不禁想起30年前的那个自己,也是这般欣喜与激动,从初入校门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到即将毕业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我们的青春就这样被铭刻在天大的记忆里。

我们这所大学自1895年建校便一直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我也衷心希望且始终坚信有朝一日,你们再次归来时能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荣耀与自豪。

我曾数次问自己,面对当今的年轻人,我作为“老学长”,在你们如此重要的人生阶段到底应该嘱咐些什么,或是,提点些什么。作为天大人,我想你们并不缺乏自信和能力,在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中,你们都是佼佼者,或者说,过去的二十年,在座各位大部分的人生轨迹和人生目标都差不多,那就是求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这个“更好”,在你们人生前二十年或许被贴上“成绩排名”“985”“211”的标签,但今天我想和在座各位分享的是,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从此刻起,朝着你人生“更好”这个终极目标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如今站在这里再度回首,想天大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当年的我或许会感慨良多,但大浪淘沙,千帆已过,真正影响我三十年之久的,还是我们天大的那句校训:“实事求是”。相信任何一个天大人对这四个字都不陌生。我们的校训是当年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为勉励师生首倡,全意为“修古好学,实事求是”,是希望师生都能注重实效,讲求诚信,严谨求实,遵循规律。此刻我仍想借用这四个字,并通过赋予它们新的含义来勉励大家:“实”,是“脚踏实地”;“事”,乃“事在人为”;“求”,系“求知若渴”,“是”,为“明辨是非”。

一、脚踏实地、安分守己

先说“脚踏实地”。当今的年轻人,不缺创造力,不缺好想法,不缺高学历,也不缺胆识,但是否缺少了那么一点踏踏实实做实事的韧劲?当然,这与当今社会整体的浮躁心态不无关联,在网络信息化如此普及的现今,太多成功、太多功利每天充斥着我们的耳目,我们又是否缺少了一些“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情怀。这一年,我听到周边年轻一代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太难了”。是的,生活不是一个盛装打扮的小姑娘,当你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它总有一天会撕开伪装毫不掩饰地呈现在你面前。但很多人就以此为借口,庸庸碌碌得过且过,并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鸿运当头”“天赋异禀”,却看不到他们背后日以继夜的艰苦奋斗。好像这个时代有个奇怪的鄙视链,踏实肯干比不上左右逢源,真本事比不上会来事。但我想说的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脚踏实地、安分守己带给你的,一定是你成功的基石。作为法律从业者,我深知,人生的摩天大楼只有根基扎实稳固,才不会一遇风雨便摇摇欲坠、岌岌可危。所以,同学们,“脚踏实地”是你得以持久前行的基础,它会使你受用无穷。

二、事在人为、择优而栖

接下来是“事在人为”。我承认,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光低头“脚踏实地”已经跟不上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如果说“脚踏实地”是地基,那“事在人为”便是方向。我今天所说的“事在人为”不是指要勤奋,要努力,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这些,这些在你们这代人听来就太过老套且理想主义了。我所说的“人为”指的是认清自我、审时度势后,做相对正确的选择,选择人生最优路径。这听起来似乎不够“自由主义”,不够“浪漫主义”,但的确会直接影响你未来的人生规划。正如开始介绍时所说,我92年本科毕业于材料系,是的没错,我之前是标准的工科生,但我现在从事法律行业。在不断摸索和试错中,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如与工科知识背景相结合,可以在逐渐兴起的律师行业,尤其是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与建设工程行业的法律服务市场中拼出一番天地。目前看来,这是个不错的决定。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生在这个多元又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幸运的,如果把人生比作打牌,你们手中的牌比我们这代人要多得多,每一张牌都是你的筹码,学历、品格、性情、眼界等等,但牌多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因为输赢靠的不是牌多,而是靠你如何排列组合,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

我身边的年轻人经常和我聊起他们的困惑,他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纠结”和“被安排”,面对各样难题和选择,他们常常高呼“我好纠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或是“等着被安排”。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在面对难题时也同样如此,是否慎重思考后做出了相对正确的选择?所以,“不停审视”是“不断选择”的前提,只有永远在做选择的路上,并尽量做出当下更正确的选择,避免南辕北辙,人生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后只要选择了便不要后悔,持之以恒走下去,不论结局如何,但求不负此生。

一句话,“事在人为”保证方向,“脚踏实地”保证速度,方向对了,速度才有意义!

三、求知若渴、虚怀若谷

再来说“求知若渴”。相信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它似乎已经成为劝勉年轻人的常用词汇。对于“求知”,在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求学生涯中,这个“知”主要指知识与学问,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别学生时代后的“求知”,是在工作岗位中实务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待人接物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始终葆有敬畏知识、渴求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善于吸纳他人的专业意见与先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一项品质。有些人毕业步入社会,就开始费尽心力思考怎么快速升职加薪、嫁给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现实是残酷的,但我想说的是,其实你的一切努力都不会被白白浪费,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你不断积累的知识,将会成为助力你突出重围的有力加持,而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自然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之感。

谈了这么多求知,但何谓“知”呢,是知识?技能?文化?思想?我希望这个求知是求“真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当今社会的风向标太容易被舆论左右,三人成虎的现象已不鲜有。大家此刻之后将是标准的“社会人”,这意味着你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你的思考是否有别于学生时代,是否有一颗探求“真知”的热忱之心?这就引出了四字真言的最后一个字——是,可谓“明辨是非”。

四、明辨是非、立场坚定

是,就是“明辨是非”,那么明辨是非有多么重要呢?《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辨是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其人格才是独立的,思想才是自由的。现如今能做到“明辨是非”可能不太容易,毕竟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所以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是非观,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碎片化信息大行其道的时代里,我们逐渐不愿对一个人、一件事进行系统化的客观评价,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网络上所谓的“主流价值”引导,成为价值观被媒体操纵的“工具人”,我们忙着追逐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盲目跟风过后,却少之又少探寻一个个事件背后的真理。当人云亦云开始成为所谓的时尚,那么比起获取内容本身,对内容中所承载的价值观进行甄别才显得更有意义。纵观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求“是”的过程,这途中也许会布满荆棘,但纵使遍体鳞伤,也当不忘初心、追求真理。只有这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们都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望在座学子如同李白诗中所云,自是鲲鹏,起于天大,终于万里。以上,愿与诸位共勉,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北洋园。(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