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日报:刘丛强 地学是我与天大的缘分

      2020-02-06       

《天津日报》 2020年2月2日 08版

刘丛强 著名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199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1998年担任国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2016年当选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2017年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印象

延续天大地学血脉

在天津大学敬业湖边,一座碧水蓝天映衬下的白色办公楼显得格外纯净,这就是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地科院”)。2015年,天津大学请来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新建地科院,至此,“大楼”与“大师”兼具的地科院创办伊始便驶入快车道。

刘丛强院士更愿意用“延续”或者“复兴”天大地学血脉来形容地科院的使命。“我是在参观天大校史博物馆时,看到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创办伊始的四大学门便有‘矿务学’时,瞬间便和天大在情感上亲近了起来。矿务地舆,这里不就是我国现代地学的发源地吗?”情感上的认同,让刘丛强院士毅然来到天大从“零”开始创建地科院。

翻新地科院大楼的创意来自刘丛强。六层楼分别以“五行”(金、水、土、木、火)和“人”为主题。金、水、土、木、火暗合表层地球系统的岩石、水、土壤、生物、大气这五大圈层,而“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举事,必以人为本”,这也是地科院的发展理念:关注地表层圈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和环境效应,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刘丛强院士的办公室在六层。浅蓝色衬衣、深色中山装,面色白皙红润,笑起来两眼自然眯起来,温文尔雅。“一八九五,北洋诞生。矿务地舆,始出其中……二零一五,复建地科。征程再启,探索无穷。”见到记者,他拿出2015年天津大学新建地科院时自己写下的一段文字,分享了他和地学的“天大缘分”。

刘丛强年轻时公派留学日本,1994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百人计划”,刘丛强入选该计划首批14位支持对象,回国加入位于家乡贵州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这里开始用科学之力重续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大美印记。

刘丛强院士多才多艺、通理擅文、酷爱运动、亲切幽默。他还擅长书法、绘画,也颇有音乐天赋,闲时吹吹笛子、拉拉二胡,歌唱得也不错,还打得一手好乒乓球。他几乎每天都是在凌晨1点左右才休息。采访结束已是中午,几位青年教师在办公室外等待着他,趁午饭时谈谈工作。这就是刘丛强院士,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对科学、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份爱源自他的“地学”世界原本就美而精彩。

真正推动国家长远进步 基础科学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能否谈谈您的成长经历,小时候爱读什么书、有什么兴趣爱好?

刘丛强:我出生在贵州遵义茅坡骊龙村,距遵义会议旧址70公里的大山里。那时没有“学霸”一说,但我的成绩的确很好,相比较语文而言,数理化更突出一些。我不太喜欢读小说,但我很喜欢唐诗和宋词,也喜欢书法和绘画。书法受我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一名中医,在诊所工作,我经常去父亲单位玩。那时写药方都是用毛笔,耳濡目染我也喜欢这样很“潇洒”的写字方式。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不会讲大道理,他们会要求孩子好好读书。我的哥姐弟妹学习都很好。年轻时我做过泥瓦匠,种过地,当过代课老师……直到恢复高考,我的命运彻底改变。

记者: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刘丛强:1977年11月的一天,公社大喇叭播出恢复高考的消息。这时距高考只剩不到一个月,我赶紧找出书本复习。我报考的是贵州农学院和贵州工学院,恢复高考的首届考生大学录取并不完全依据志愿,北大、清华等高校都在全国优先选学生,我收到了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件最高兴的事。初进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我对地学并不了解,只是简单地知道将来有可能参加国家地质考察队,拿一个饭盒装上两个馒头,带着地质锤到深山老林敲石头。我当时就决定,既然被国家选上了,就要把地学知识学好,做好当下的事最重要。

记者:1986年到1996年,您在日本度过10年时间,您觉得日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何特点,我们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可借鉴的有哪些呢?

刘丛强:南京大学毕业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继续攻读研究生,并获得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去日本深造。我首先到非常前沿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工作,时任该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室主任、东京大学知名教授看了我的资料后,问我是否愿意到东京大学读博士。我顺利考取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博士并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博士毕业后,通过竞聘获得日本首批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计划资助。该项目在全日本资助20余人,我是那届唯一的外国人。1994年,我在日本被聘为副教授,当时在自然科学领域成为日本大学副教授的,几乎没有外国人。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薄弱的,因此设立了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计划,希望借助博士后制度提高其基础研究水平。那时日本开启了诺贝尔奖计划,目的也是推进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是问题导向,比如让汽车省点油,跑得快,跑得稳定。基础科学的研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比如宇宙除地球以外的行星究竟有没有人?地球为何这么大?为何地球有大陆漂移?这些似乎与国计民生关系不大,但对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很重要。日本早期重视技术,但慢慢发现,要真正推动国家长远进步,基础科学是少不了的。

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 都有地学及其相关院系

记者:您与天津大学是如何结缘的?

刘丛强:1966年,中科院在贵州设立的地球化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建设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所,也是我国当时唯一而又最优秀的地球化学研究所。1996年,我回国后的第二年担任了这个所的所长。本世纪初,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曾有意迁到天津发展,我也因此认识了时任天津市科委主任的李家俊。他出任天津大学校长后,我到天津大学参观校史馆,发现天津大学建校之初便有“矿务学门”,但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院系调整时被调出。我还发现很多中国早期的著名地学家,比如地学泰斗黄汲清等都在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学习、工作过。这里正是中国现代地学的发源地!于是我下决心来天津大学办地学院、恢复天大地学,这应该是“天大”的缘分吧。天津大学有我想干的事业以及支持我实现这一梦想的人和条件,这就有了我与“天大”的缘分和我乐业“天大”的精神基础。地球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及其相邻行星的科学,是四大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之一,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生存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和应用科学。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包括中国的最好大学都有地学及其相关院系。2015年4月,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表层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以及人类圈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相互作用圈层构成的整体系统的运行动力学,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全球变化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

记者:作为天津大学地科院创始院长,短短4年取得如此快速进展,您是如何做到的?

刘丛强:从2015年创办至今,研究院教职工队伍已达80多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基本构建了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平台,拥有较系统全面的科学仪器,支撑地质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研究院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科学研究课题,发表了高水平科学论文。我们用4年时间完成了研究院的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和研究能力建设,这个建设速度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有前瞻计划、有系统实施方案,更有网上流行的“996”和“白加黑”的努力加拼命干精神。

记者: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聚集天下英才这方面,您有什么独特的办法?

刘丛强:人才都有科学事业的追求,他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来了之后能否顺利并富有成效地开展科研工作,有他们追求的发展理念,有他们实现科学梦想的平台和环境。因此我们地科院必须有前瞻的发展理念和远大的发展愿景、有长远而系统的规划、有显著的发展潜力和具备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环境,其中能否让人才发挥最大作用尤为重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我还加一项,咖啡留人。引进每一位人才,我都要单独和他喝咖啡,推心置腹地聊天、交心,让人才了解我,了解学院,我也需要了解人才的各种要求。他考虑的问题我都先替他考虑到了,争取为他们考虑的事比他们自己考虑的还要多并更具体。

实事求是、励精求知、创新致远 做有情怀的科学研究

记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

刘丛强:我的导师、中科院院士涂光炽先生对科学研究有一句名言: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表达要言简意赅。我牢记涂先生的名言和实践,提醒自己要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励精求知、创新致远。我认为自己天赋不高,机遇或运气和别人也差不多。但我走过来的路却告诉我,做好当下每一件事,就会得到更多机遇,因为你具备了随时把握机遇的能力。想起当年高中毕业后我回乡跟着家里的亲戚去当泥瓦匠,但始终没有忘记读书,这也与我后来顺利考入南京大学有着重要关系。这么多年来,我几乎不会在晚上12点前睡觉,早上起床也不晚,中午很少午睡。经常有人问我,这么紧张的节奏累不累?我的感觉是,当你带着兴趣和做好当下事的愿望去做每一件事情时,你还真不会觉得累。

记者:对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您会给他们怎样的建议?

刘丛强: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应该努力学习掌握各种学科基础知识,具备攻坚克难和献身科学的决心,做有情怀的科学研究。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高度综合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系统的变化规律,研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在这其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年轻人更要在科学研究中全面发展自己,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进科研工作,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努力奋斗。

刘丛强谈地球系统科学 污染防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认识自然的原始科学和哲学理念,即五行学说。这个学说认为,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构成,这五大元素相互作用,意味着自然界的物质组成和物质运动。根据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人们见到的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即相对应于我们现代表层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土壤圈;根据后来发展的五行说,这几个元素是相生相克的,即对应于表层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对人体脏腑构成和相互关系的认识将五行学说用到了极致。因此,五行学说及其相生相克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系统科学的理念。从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和赞赏先哲们早就有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哲学理念和原始自然科学思想。

大气污染是因为人类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向大气释放多种气体,在大气里面形成颗粒物,这种尘埃多了之后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如何防治?这属于五行学说中“火”的问题。同样是因为人类各种活动向水里面释放各种化学物质,并将这些废水排放到天然水体和土壤里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如何治理?这属于五行学说中“水”和“土”的问题。再来看看森林或森林生态,比如植被,由无数树木及其生长的环境构成。但因人类土地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减少和功能退化。如何恢复生态?这是五行学说中“木”的问题。还有其他五行说中的“金”的问题,以及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和人—地关系问题。这些我们当前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都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对待的,需要系统科学思考和研究。地球表层是一个大系统,所以污染防治也是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治理工程,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们研究大气污染形成原因,会思考空气中的颗粒物是如何形成、如何转化的?进一步也会思考污染颗粒物落到土壤里又会给土壤带来什么影响?再考虑落到水里呢?而水里的各种元素再进入到土壤里面又如何作用?水和土里的元素被其他的植物、生物吸收后又产生什么影响?一连串的问题使得我们必须考虑个体单元、单元之间和由不同单元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系统的问题。

我们在天津大学建设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初衷,就是发展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解决各种表层地球系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身在天津,我们自然首先会思考并去研究天津市这个滨海型表层地球系统,即由大气—海洋—陆地—城市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和渤海湾滨海区一样,世界滨海地带是人类密集居住和活动区域,同时也是目前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较为严峻的地区。如滨海区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的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滨海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持能力和其他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等问题,还有滨海区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与海水入侵造成的土地盐渍化等问题,都是我们聚焦研究并希望能解决的问题。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0-02/02/content_158_2260622.htm

(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