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 2020年9月10日 08版
新报记者 刘德胜 通讯员 焦德芳
“想当飞行员的孩子收到了航模,想当音乐家的孩子拿到了尤克里里……”这个开学季,甘肃省宕昌县23所中小学近400名刚刚返校的孩子,都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来自天津大学的“梦想加油包”。
暑期以来,甘肃省宕昌县受强降雨影响暴发了严重的山洪和泥石流,全县多处道路被毁,农田被淹,部分民房倒塌,财产损失严重。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宕昌县是天津大学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受灾以来,当地孩子的一思一行更牵动着天大人的心。
为了给灾区孩子“加油鼓劲”,天津大学师生决定在开学季送去一份特殊的礼物——梦想加油包,鼓励他们在新学期振作精神,努力学习,追梦圆梦。梦想加油包分为两种:一种是师生根据暑期实践队了解到孩子们的爱好和梦想而准备的“定制版”,另一种是为当地广大中小学生准备的“豪华版”。“定制版”加油包有无人机、航模、文教用品和乐器等,而“豪华版”则包括一整套漂亮的新书包、书籍、笔记本、学习卡和贴纸。“同学们为了这份加油包费足了心思”,天津大学团委副书记李霞介绍道,“我们希望把加油包送到孩子们手中,也把对知识和未来的梦想送进孩子们心里。”
记者了解到,天津大学“百万资助计划”日前也在甘肃省宕昌县金木九年制学校正式启动。天津大学汇集师生校友和社会力量,筹集资金100万元,启动“百万资助计划”,用于奖学奖教、助学助教,资助当地困难师生1000名,受资助师生覆盖困难教师、代课教师、困难学生、在校孤儿及残疾学生四类群体,除现金资助外,天大还为学生购买了书包、文具、kindle阅读器等学习用品,为助力宕昌县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奉献力量。
据悉,天津大学在高质量落实中央扶贫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基础教育现状和实际需求,面向当地各类师生困难群体,通过“北洋薪火计划”、组织天大教师与孤儿及残疾儿童结成对子帮扶、进行现金和物资援助等方式为当地基础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
“扶贫先扶志”——教育扶贫是天津大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拳”。天津大学自2013年定点扶贫宕昌县以来,在深化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的同时,结合自身人才、教育优势,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工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学校成立“兴学之路扶贫基金”,募集资金500余万元,举办“留筑梦想”夏令营,建设了生物教室、海洋教室和图书阅览室等20间“梦想教室”,实施“北洋薪火计划”。2019年以来,学校招募1640名志愿者和142个志愿集体和宕昌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开展“一对一”辅导一万余次,集体帮扶600余次,600多名学生志愿者定期与宕昌学生进行书信连线。疫情期间,学校还组织学生志愿者对宕昌5000多名学业困难学生或者有帮扶需求的学生,在云端开展远程课业辅导或心理辅导。学校还通过举办“学前教育”“中学理科教师”“中小学教师疫情防控”等专题培训的方式,提升当地师资水平,近两年宕昌县教师2000多人次参加培训。天津大学附属小学、幼儿园还深入宕昌学前和基础教育一线,精心帮扶宕昌小学、幼儿园,开展“手拉手”共建活动,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每日新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20-09/10/content_65444.htm
(编辑 赵习钧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