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建校125周年】天大电台行:讲述校园历史,共话家国情怀

      2020-10-04       

本站讯(赵习钧 吴梓菲)2020年9月30日,全校师生喜迎天大125华诞之际,天津大学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处长潘峰,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贾果欣,天津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嘉毅,天津大学学校史文化研究所张世轶老师一同做客天津滨海广播电台《大饭局之圆桌会》栏目,与主持人王格、资深媒体人李新华围绕“从历史到未来,天津大学的125个家国情怀”进行互动交流,向社会公众讲述天大故事、传播天大品格,纪念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

李嘉毅为听众全面介绍了纪念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系列活动的整体安排。他提到,125校庆的主题是“全球天大人,携手奔小康,共建地球村”,学校将从九月下旬开始举办一系列活动,持续到10月下旬,希望以校庆为契机,更好地激励全球天大人,汇聚师生校友的磅礴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中贡献天大力量。“尽管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校庆可能不会像往年一样人山人海,但科技的发展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使得全球校友能够共唱一支歌,共跳一支舞,遥祝母校生日快乐。大家即使足不出户,也可在10月2日通过天津大学12.5小时的网络直播观看全景天大、全程庆典,体验大学之美。”李嘉毅说。

潘峰介绍了疫情期间天津大学各地校友会为校庆活动所做的各项筹备工作。他提到,每年校庆学校都会邀请毕业五年、十年的校友集中返校,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校友不能亲自回到学校,但各地校友们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母校125周年生日的祝福。为了更好的帮助校友,发掘和培育优秀校友创业者和增强校友凝聚力,天津大学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校友赋能助力,践行天津大学“实地中华改造”的家国情怀。

“天津大学是中国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它不仅是一个国家近代文明的起点,还烙印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印记,体现着共和国发展的步伐。”张世轶老师为听众系统地介绍了天津大学的校史及校史博物馆。“校史馆里有许多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的展品。比如,光绪皇帝御笔朱批的成立北洋大学堂的奏折、创办北洋大学堂的学堂章程,“钦字第一号考凭”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革命先驱张太雷的毕业证书等。”这些藏品中蕴涵的历史使命和精神诉求与今日大学兴学强国的使命遥相呼应,成为一代一代天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精神滋养和动力源泉。

贾果新介绍了天津大学“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和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和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天大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改革,培养能够支撑甚至引领产业发展的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在未来,天大将根据“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国家战略和人类进步的重大问题,以“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为依据,构建面向未来的专业重构机制,建立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开放型、融合式专业建设模式。

25407

本次节目在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主题曲《与你同行》的深情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 焦德芳 倪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