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陶森)2021年3月12日,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国第43个植树节,天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后勤保障部联合组织近百名师生党员,赴天津大学结对帮扶的静海区付家村,与村党支部党员代表共同种植50棵海棠树,并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学生党员劳动教育示范项目,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劳动精神,献礼建党百年。
师生党员在劳动教育示范项目标志牌前合影留念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赵欣、静海镇党委副书记吕智、付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刘东海、付家村党支部书记付俊刚,以及学工部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40余名教师党员代表、后勤保障部教师代表和各学院(部)学生党支部50余名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学校学生党校主任、建筑学院本科生衣保锦主持。

静海镇党委副书记吕智讲话

付家村党支部书记付俊刚讲话
吕智代表静海镇党委欢迎师生党员到镇上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感谢天津大学为付家村和静海镇在党建、文化、教育、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希望双方能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付俊刚代表付家村欢迎学校师生的到来,感谢了天津大学一直以来对付家村发展的支持,向大家介绍了付家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取得的大量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赵欣讲话
赵欣为静海镇和付家村向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广阔空间表示感谢。他谈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师生党员更应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动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工队伍全体将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带领学生以劳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赵欣与吕智、刘东海、付俊刚一起为“天津大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赵欣与吕智、刘东海、付俊刚、学生代表共同为“天津大学学生党员劳动教育示范项目”揭牌
赵欣与吕智、刘东海、付俊刚和学生党员代表一同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海棠大道——天津大学学生党员劳动教育示范项目”揭牌。

师生在后勤保障部园林负责教师指导下学习海棠树种植

师生党员共同栽种海棠树并悬挂党支部专属铭牌
植树过程中,师生党员每三人组成一个植树小组,由后勤保障部负责园林绿化工作的劳动导师进行专业指导。在掌握了海棠树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后,师生一起挽起袖子,拿起铁锹,或挥锹铲土,或扶树夯土,或提桶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劳动景象。“这是我亲手种植的第一棵树苗,想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将在付家村生根发芽非常激动,既代表了我对建党百年的美好祝福,也是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精仪学院2020级硕士生第三党支部侯宇鹏兴奋地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两排整齐的树苗挺立在村主干路两旁。师生党员用实际行动为村民们改善生活环境,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学生党员纷纷在朋友圈表达种植党支部专属海棠树的激动心情
本次种植的50棵海棠树的后期养护,采取师生党支部挂牌认养的形式。每棵树上都有一个印有责任党支部名称和二维码的专属铭牌,由该党支部负责这棵树的种植和培育,让帮扶村持续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师生党支部专属纪念铭牌
天津大学工作组自2017年8月在付家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学校已连续三年在付家村开展植树活动,为村里义务植树近500棵。除本次植树活动外,党委学生工作部还牵头为付家村建设文化长廊、组织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开展爱心家教、“励智行军”夏令营等系列帮扶活动。后续,学工部将继续把付家村作为重要的教育阵地,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感悟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在付家村开展的系列帮扶活动
据悉,天津大学今年开始将实施劳动教育“赋能助力”计划,聚焦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专业劳动实践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用两年的时间建设60个左右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走向深入。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