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首届大书法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在逸夫楼举行

      2021-05-10       

 

202158日,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联合举办的“天津大学首届大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在天津大学逸夫楼正式拉开序幕。

本站讯(通讯员 东野升珍)出席开学典礼现场的天津大学、高研班专家导师团的领导嘉宾有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殷红春,天津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韩宝志,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张华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党支部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监事长熊洁英,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赵洪生,专家学者王全聚、邵佩英、丁玉来、刘宗武、徐小荣、王宝忠、袁建民、窦宝铁、董士林、郝金宝、孙锐、刘珺、谭海忠等八十余位媒体、研究生、艺术机构工作人员。天津大学校领导王树新副校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首届大书法高研班导师代表唐云来先后发表讲话,校领导为导师团成员张华庆、李冰、熊洁英、赵洪生等颁发“首届高研班特聘教授证书”,徐小荣教授代表王研所赠送学员开学图书,学员代表刘冠强最后致词。国务院学位办学位授权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组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程评审专家、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孙列主持仪式并寄语高研班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天大”的贡献。

 

 

王树新副校长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书法承载着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与文脉基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自周朝“通五经、贯六艺”始,书法在人才教育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系着中华文明的脉络和基因传续。“天津大学首届大书法高级研修班”经近一年时间筹备正式开班了,这是教育部“6卓越1拔尖2.0计划”“三全五育”工作精神在天津大学落地的实际举措,也将是学校在书法教育领域中开垦出的新天地。主办单位王学仲艺术研究所集研究、教育、创作三位一体,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艺术系教授、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王学仲教授担任首任所长,开北洋艺学文脉源流之先,是国内书学文化的重要高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是国家机关工委领导下的全国最大规模书法团体,秉承汉字为载体的多种类艺术形式共融并存、交互发展的大书法理念,在理论建设、国际交流和书法培训诸领域成绩斐然。相信首届高级研修班依托于两大书学文化高地的强强联手,将在学术资源深度整合的基础上,打造出天津大学的“振文”新名片!

天津大学大书法高级研修班培训项目为期三年,每年举行两届,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等书学领域专家、导师常驻授课,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书法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以汉字为载体,涵盖各类书写及镌刻工具所创作书法、硬笔书法、篆刻、刻字等形式的综合艺术体系,在传承“四我精神”的道路上讲述出新版“天大故事”。

(编辑 焦德芳 倪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