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靳莹 摄影 唐蒙)2021年6月24日,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和学生就业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汇报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情况和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学生就业情况。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思政课教师参加了调研座谈会。李家俊对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还与思政课教师进行了亲切交流。

李家俊在调研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有更高的标准。在理论学习上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研究阐释上要发挥学科优势,发表高水平理论文章,在学界发出“天大声音”。在宣传宣讲上要起到带动作用,协同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和学生三支理论宣讲队伍,建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和讲师团队伍,做好张太雷研究,赓续红色血脉。
李家俊指出,下一步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好“三个融合”。一是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们加强集体备课,把“四史”内容有机融合到课程体系当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无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要设立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马院要与学工部、校团委做好统筹工作。三是日常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党建工作中,开展支部书记培训、支部活动时,学什么、做什么、讲什么围绕总书记讲话和“四史”主题展开,更好地团结和引领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马院要发挥学科特色,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家俊还与参加会议的马院教师进行交流,就如何引导学生认清、抵制错误思潮,把握学术研究与课堂授课内容边界,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等内容展开讨论和研究。李家俊强调,近年来马院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教师正在成长,要有信心建成全国最好的马院之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斌在汇报中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专家领学、学习研讨、宣传宣讲、研究阐释等方式,建立了国内首个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首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讲师团,进行理论宣讲百余场,受众10万人。已发表理论阐释文章20余篇,其中“四报一刊”文章7篇。积极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涌现出程斯宇等深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加强张太雷研究中心建设,赓续红色血脉。把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思政课堂和党史学习教育中。学院还设立了院领导接待日,为师生解决困难,为师生办实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斌汇报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宇,教务处处长助理、学院教师王磊分别汇报了“四史”教育进课堂和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靳莹汇报了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举措。
李家俊听取学院就业工作汇报,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李家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对学校、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考验和检测,要准确理解中央精神,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就业问题。学院党委和教师们要不断强化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抓好落实,压实责任,在做好相关帮扶工作的同时,关心关爱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关注群体重点帮扶。马院的辅导员队伍专兼职结合,在起到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用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把就业工作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

据悉,学院目前已形成了辅导员、导师、管理干部“三位一体”就业帮扶体系,能够落实“一把手”工程、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做到精准施策,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倡导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编辑 刘晓艳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