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以“适应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天津大学福州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与福州企业产学研对接会在福州滨海新城数字中国会展中心召开。

会议现场
福州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斌以及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文平出席会议,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福州新区管委会(新城指挥部)、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工信局、长乐东湖“三创园”建设指挥部、长乐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以下简称“联合学院”)PI代表,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科研团队和有关业务负责人,以及在第三届、第四届数字中国峰会上与研究院签约的12家企业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深化天津大学与福州市企事业单位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天津大学先进科研成果在榕转化,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助力福州市特别是福州滨海新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由研究院副院长马海燕主持,院长牛志广致欢迎词。

胡文平副校长等天大代表介绍团队科研情况

企业代表介绍有关情况
会上,以胡文平副校长为首的联合学院PI代表以及来自有关学院的科研团队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在有机集成电路、能源新材料与电池电化学、复杂光学镜头研制、二维纳米表面结构、钢结构设计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产业应用情况,特别针对部分签约企业前期提出的技术需求给予了初步解决方案。同时,参会的签约企业负责人也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以及与天津大学的合作需求等。参会各方围绕高校科研成果如何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就联合申报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建立联合实验平台、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及企业员工培训等合作事宜达成初步共识。会后,参会学院科研团队分别赴对口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进一步深化共识,为推动天津大学在榕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斌副主任对于此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肯定,希望研究院继续发挥天大品牌,展示天大特色,努力发展成福建省的“大院大所”,同时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培育科技硕果,发挥好平台桥梁作用,让更多天大专家到福州开展科研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向福州输送发展智能,为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胡文平副校长对于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新区对于天津大学在榕办学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指出研究院要发挥好天津大学在榕办学、产学研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在推进合作办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优势,做好人才和技术服务,在福州社会经济发展中贡献更多天大力量。
此外,来自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福州市工信局、福州市科技局,以及长乐“三创园”的有关领导分别表达了对研究院一年多来产学研工作成果的肯定,希望未来各部门继续同研究院携手,为天大成果落地福州打造良性的技术转移生态,为天大成果在榕转化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参会领导发言
据悉,为推动天津大学在榕政产学研合作,天津大学福州国际研究院分别于第三届、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在福州市和天津大学有关领导的见证下,与包括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福州长乐生态环境局在内的12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深化合作内涵,取得阶段性合作成果。
(撰稿:林荫 审校:马海燕)
(编辑 刘洋 齐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