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生代表许全军在2021年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材料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许全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生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八年前的今天,我第一次来到天津。如今,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城市,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回首在天大的学习时光,从最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成熟自信,每一步都烙上了天大印记,铭刻着天大品格。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悟。
在天大,我懂得了为什么要学习。我校杰出校友,中国材料学之父师昌绪先生说:“为祖国做贡献是人生第一要义。”每当我看到伫立在学院的师昌绪雕像,都会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子情怀。从最初爱上专业,爱上母校,爱上我所求学的城市—天津,到立志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科研报国的初心成了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于是,我成为了自习室里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一个,最终实现了从排名靠后到名列前茅,顺利保送研究生。如今,我在王东坡教授课题组从事金属管道焊接部位的疲劳研究,力求解决飞机、高铁等高端装备关键部件的寿命延长等卡脖子技术难题,获得了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奖学金。
在天大,我懂得了感恩和奉献。作为一名来自河南偏远乡村的学生,我从入学就收到了助学金。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我曾创业、做兼职,最终靠自己的努力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而且还承担了妹妹上大学期间的全部费用。在党和学校的关怀下,怀着感恩之心,我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生的事业。8年时间里,我累计志愿服务了3000多小时,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筹集善款六万元。研究生的第一年,我选择了奔赴新疆布尔津支教,成为了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孩子们真诚的眼神让我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感觉像回家一样温暖。我们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创办了“互联网+”云支教志愿项目。“云”的那端是渴求知识的孩子,“云”的这端是更多同我一样心怀家国的天大师生党员。现在,越来越多的天大人通过屏幕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就在上个月,我带的学生中考成绩出来了,那个当年数学成绩只有个位数的孩子也考上了高中,那一刻,我是最幸福的。而我也有幸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这是肯定,更是动力。
在天大,我懂得了责任和担当。我曾承担过学生校长助理、兼职团干部等多项学生工作,而最让我感到光荣和自豪的身份还是党员、党支部书记。从戴上党徽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就一定要冲在最前方。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作为村子里学历最高的青年党员,我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报到。大年初二上岗,6次通宵值班,最长持续工作了11小时,用50多天的志愿服务为120户居民送去安心。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严格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实践;创新打造“党支部+服务”模式,联合教工支部共建,为宕昌中小学生开设“材梦课堂”,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今年,我获得了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而我深知,我只是众多兴学强国、爱国奉献天大人中的普通一员。
2021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我们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的百年,让我们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棒,用理想、信念、担当,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的辉煌!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收获属于你们自己的、充实而又精彩的天大生活!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编辑 张华 王昊恩 摄影 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