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召开首届博士生交叉学术论坛

      2021-12-07       


本站讯(通讯员 蔡建爽)12月3日,首届“天津大学博士生交叉学术论坛”召开。论坛以“新时代下的学术交叉与融合创新”为主题,采取线上与线下、主论坛与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为全校博士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1638857047(1).png

主论坛于上午9:00在北洋园校区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刚,特邀参会嘉宾,各学院(部)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主任),研究生院有关领导,博士生代表等近百人现场参会,各学科负责人、研究生教务员及相关学科领域博士生代表线上参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齐崴主持。

1638857063(1).png

天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郑刚教授 致辞

郑刚首先代表学校向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首次在全校范围内召开以交叉融合为主题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他还就什么是交叉、为什么交叉、怎么做好交叉,与师生进行了交流,重点介绍了学校从交叉科研平台、交叉研究领域、交叉导师团队、交叉生源遴选、交叉知识体系等方面推动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举措。

郑刚在发言中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着世界,越来越需要用跨学科的知识、多维度的视角来解决问题,学科交叉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范式和知识生产模式,为进一步探索发现未知、实现创新突破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学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要聚焦“四个面向”,推进交叉融合,瞄准无人地带,引领自主创新。他希望博士生交叉学术论坛能够成为未来学科交叉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路径,助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主题报告环节,机械学院院长王天友、自动化学院贾宏杰、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经管学部主任霍宝锋,以及医学部执行主任、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明东,分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交流,分享经验。

1638857084(1).png

机械学院院长 王天友教授

王天友教授首先做报告,他以《学术交叉与融合创新支撑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全景式展现了机械学院在推动学术交叉与融合创新方面的举措、规划与成效,并以深空交叉联合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水下装备“海燕”平台等重点布局建设的交叉平台为例,介绍了以重点实验室建设牵引学科深度交叉、聚焦重大需求促进多学科协同育人的改革思路。报告最后谈到了对推进交叉融合的思考,强调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研为动力,以优化机制为支撑,重点推进智能化、信息化、低碳化,为传统工科赋能。

1638857116(1).png

原研究生院副院长 自动化学院贾宏杰教授

贾宏杰教授做了题为《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电气工程学科交叉融合之探讨》的报告。他从传统电气工程学科视角切入,向学科历史演进的大趋势来展开,结合智能电网到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探讨学科交叉的问题。报告中谈到,自然科学本身是一体的,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正是在学科的分分合合中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交叉融合。他最后鼓励师生们进一步开阔眼界、迈开步伐,在交叉领域这一学术研究的蓝海中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1638857132(1).png

化工学院院长 马新宾教授

马新宾教授带来的报告题为《合成气的高效利用》。他从学者的角度,以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为案例,分享了研发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包括如何与不同学科交叉、如何多角度思维、如何实现创新、如何将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融合等。报告还结合不同历史阶段我校化工学科在国家发展、安全保障、国民健康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阐释了天大化工保持学科优势的关键,以及如何主动结合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用好学科交叉的“催化剂”。最后,他强调科研工作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服务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1638857150(1).png

经管学部主任 霍宝锋教授

霍宝锋教授通过线上进行了交流发言,报告的题目是《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经管视角》。他从思考、观察、经验、团队四个方面,分享了经管学部及其团队在学科交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探讨了为什么要学科交叉,以及怎样开展学科交叉。报告重点介绍了经管学部“一个定位、两个目标、三个内容、四个工具”的新商科建设模型,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在从供应链整合到全面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集成学校工科优势进行交叉育人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布局。

1638857167(1).png

科研院常务副院长 医工院院长明东教授

明东教授在报告《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中,围绕脑机接口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典型学科交叉领域展开,从战略意义、发展现状、研究进展、未来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展现了脑机接口在医疗、工业、生活、军事等场景的广泛应用和广阔前景,同时揭示了学科交叉在推动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报告全面介绍了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神经电生理机制、脑信息传感电极、国产化专用芯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入诠释了医工结合、创新发展的学科交叉内涵,展示了在载人航天、医学领域取得的“天大”成果,令人振奋。

1638857184(1).png

主持人 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 齐崴教授

最后,主论坛还进行了《天津大学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集》的发布和赠书仪式。论文集由天津大学研究生院与天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收录了2015至2017年间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7篇,是对学校多年来深入推进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总结和展示。论文集以学术交叉为切入点,分13个领域结集成册,在全面呈现优秀学术成果的同时,增加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分析与述评,以及作者和导师介绍,旨在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与交流,为在校博士生了解学术传承、开展科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源平台和科研创新标杆。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宋雪峰、图书馆馆长王志、研究生院综合办主任张立迁参加了赠书仪式。

1638857198(1).png

左:出版社宋雪峰书记

中:图书馆馆长王志教授

右:研究生院综合办张立迁主任

下午,由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建工学院、化工学院、经管学部、研究生院牵头承办的六个分论坛陆续召开。

1638857216(1).png

第一分论坛 机电

第一分论坛由机械学院、精仪学院、医工院共同参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会场设在北洋园校区机械学院一层宏远报告厅,主题为“交叉融合,求实创新”。论坛分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控制、光学分析与检测技术、神经工程与康复三个主题进行交流互动,三个学院各自邀请博士生代表做报告,展示交叉研究工作,线上线下共计1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经过专家打分,最终评选出5位优秀博士生报告,并颁发荣誉证书。

1638857228(1).png

第二分论坛 信软

第二分论坛由自动化学院、智算学部、微电子学院、数学学院、工程师学院共同参与,涵盖了八个一级学科。论坛采用双校区联办、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卫津路校区会场设在自动化学院,北洋园校区会场设在智算学部。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超、智算学部副主任喻梅、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徐江涛、数学学院吴华明副研究员共同主持论坛,15名博士生分组进行学术报告,并与参会师生交流研讨。

1638857251(1).png

第三分论坛 建环

第三分论坛由建工学院和建筑学院牵头,环境学院、海洋学院、地科院、应急医学研究院协办,以“安全舒适人居环境”为主题,包括特约报告、论坛报告、交流讨论等环节。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副院长张春彦,以及建工学院副院长师燕超等参会并发言,建工学院李明超和建筑学院杨崴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13位博士生结合各自研究领域进行报告,并邀请来自6个学院的12位专家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6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

1638857265(1).png

第四分论坛 材化

第四分论坛在北洋园校区化工学院学术交流中心谢克昌报告厅举行,来自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药学院、生命学院、分子+研究院及分子聚集态研究院的120余位师生齐聚一堂,现场讨论交流气氛热烈。论坛上,11位优秀博士生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参会师生与53位墙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经40余位评委打分,6名博士生获得优秀报告奖。该分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会议期间,吸引科研云-B站、科研云-百度、科研云-知乎、科研云官网等直播平台累计2.5万余人在线观看。

1638857286(1).png

第五分论坛 文管

第五分论坛由经管学部承办,文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学院、法学院、国教学院、新媒体学院共同协办,在卫津路校区第25教学楼以及线上同步举行。论坛由经管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大勇主持,经管学部副主任毛照昉、国教学院副院长杜修平、马克思学院副院长张巍、法学院王小钢、新媒体学院卢嘉辉、文学院李俊凯、教育学院宋亚峰等作为点评专家出席。9名博士生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7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点评。论坛学术交流气氛热烈,参会博士生收获了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638857305(1).png

第六分论坛

第六分论坛由研究生院承办,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第五和第六会议室同时进行。论坛由入选2020年“交叉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博士生做专题进展报告,汇报突出交叉融合特征,着重讲述对交叉研究的思考。专家组对博士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学生在展示和交流过程中收获良多。

首届“天津大学博士生交叉学术论坛”是学校落实《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所推出的系列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搭建全校性的高端平台,增进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博士生培养营造以交叉和创新为特征的学术文化氛围。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探索完善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编辑 赵晖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