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疫情当下,一名天大医学生的校园生活

      2022-03-30       

本站讯(记者 董玥欣)清晨八点半,天津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李梦宜打开电脑,熟练登入腾讯会议,新一天的学习充电又开始了。

开始一天的线上学习

“2020年疫情爆发,正是我高考的那一年,在紧张的复习中第一次与老师‘云’相见,那时的手忙脚乱已经变成今天的常规操作了。”自诩为“网课十级选手”的李梦宜,在线上学习签到、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时显得愈发从容。

郑斌老师的课上ppt

今天上午第一堂课是学部副教授郑斌的《病原生物学》。为了增加同学们的积极性,郑老师精心设计了许多线上互动环节。例如在课程的ppt中加入了更多的视频演示,冷不丁地随机挑选同学提问一下。郑老师还鼓励大家多发弹幕,让很多平时不善表达的同学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甚至把复杂拗口的知识点编起了顺口溜,让大家记忆更加深刻。

“一堂高质量运行的线上课,背后是老师们的精心筹备。不论是课前的认真打磨、课上的真诚交流,还有课后每一份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老师们无形中面临更大的压力,我们更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李梦宜说。“线上教学,和老师的物理距离远了,但是沟通却更多了。老师们经常在课业答疑群中发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资源,还总是询问我们的学习状态,关心我们的在校生活。”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中午,为了响应学校“错峰就餐,鼓励外带”的号召,李梦宜和她的舍友轮流担任“宿舍暖心送餐员”。拒绝了外卖的诱惑,食堂的菜式也依旧花样百出,门口的志愿者同学提醒大家“戴好口罩,注意消毒”,叔叔阿姨亲切熟悉的招呼和热气腾腾的饭菜是一天中最容易触摸的幸福感。校内各食堂都放着透明亚克力餐桌隔板,并在隔板上粘贴了挂钩,方便堂食的师生悬挂口罩,让疫情防控之下,选择“一人餐”的同学吃的更加安心。

疫情下的校内食堂和耐心的志愿者

回到宿舍,穿过有淡淡消毒水味的楼道,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的阿姨每天都要背上重达几十斤的消毒喷雾器或手持消毒喷壶,辛勤地进行消毒消杀工作。随着大家对于防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酒精喷雾和免洗洗手液也成了李梦宜所在宿舍的常备物资。

李梦宜和舍友每日给室内通风、打扫卫生,常备防疫物资

没有课的下午,李梦宜很喜欢去医学部教学楼(刘瑞恒楼)的自习室,完成一些作为学业朋辈导师的工作,有时也会和师姐相约一起做实验,亦或去图书馆自习,继续修改论文的工作。

 

 

李梦宜同学拍摄的刘瑞恒楼和学校操场

刚过完年,又经常待在宿舍,李梦宜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也在为保持体重努力着。操场上的嫩芽破壳而出,少年的汗水随着步伐滴落。天津正逐渐升温,运动场外,道路两旁的海棠花争相绽放。

戴口罩的多了,收快递的少了;守住一米线的多了,人与人的关系却更近了。不是每天匆忙的穿梭在学校、教室和食堂,李梦宜和同学们有了更多时间彼此相处,相邻的宿舍似乎开始有种“老街坊”默契,有了一起放松一下的悠闲细腻。白天,她们一起营造着宿舍学习的氛围感;晚上,她们一起追剧、也会拨弄起尤克里里,让舒缓的音乐流淌。

李梦宜同学拍摄的校内风物

“学校的生活一如往常,疫情防控也是面面俱到,所有辅导员都离开家,在学校安营扎寨陪着大家”,李梦宜说,“一切似乎不一样,但似乎又都一样,疫情将我们与外界分隔开来,但我们也收获了一张比往常更为安静的书桌,一段比往常更加自主的时光。不寻常的经历给我们以珍贵的体验,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编辑 董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