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化工学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叶展鹏,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毕业临别,和同学们一样,对母校无限眷恋。青春,这个蕴含着无尽情感以及不断成长的词汇,牢牢镌刻着天大印记,也深深承载着我最好的年华。从本科入学,到直博毕业,九年的天大青春回忆,有科研求索的披星戴月、有师长亲朋的鼓励关怀、还有花堤路上的海棠花开。母校用无数点滴教会我为人、为学、为事。

自立自强,要常怀感恩之心。我来自山西大同,祖辈务农。2013年的夏天,我带着全村的祝福和期待奔赴天大。在跨入校门的那一刻,我立志:学不成才誓不还。多少个夜晚,我伴着图书馆的闭馆音乐笔耕不辍;多少个假期,我埋头实验室反复处理测试数据。这期间,母校成为我坚实的后盾,给了我一个又一个登高望远的平台。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天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项荣誉激励我不懈拼搏。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想把天大的爱传递给更多人。我带队前往宕昌狮子学校支教,讲数理化,更讲家国情,在当地设立“北洋狮星”励学金,把兴学强国的火种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百折不挠,要常怀进取之心。2017年直博本校,我遇到恩师董岸杰教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累计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4篇,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起初,面对超疏水防污涂层新课题,我不知从何做起,多番碰壁。董老师教导我,要以认真心做科研,以谦虚心做学问。几经风雨,屡败屡战,我突破了疏水型防污与亲水型抗菌相矛盾的技术瓶颈,制备出超疏水防污抗菌涂层织物,在医疗卫生、军工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融合涂层新技术,我与同门一起研制出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有望解决血管置换中易血栓的难题,为心血管病患者减轻移植的痛苦,项目斩获“互联网+”“创青春”大赛全国金奖,让新技术、新工艺真正造福于民。
勇担使命,要常怀家国之心。徜徉于校史馆,我常在张太雷、赵天麟、吴自良等学长前辈的生平前驻足。斑驳的影像记录下一代代天大人为党为国的热血青春,朴实的文字诉说着每个天大人刻入骨髓的家国情怀。连续五年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太雷班优秀学员、学生党史宣讲团副团长,一次次的党员先行、一场场的党史宣讲,党徽映照下的天大精神指引着我不断前行。在毕业择业的十字路口,面对年薪40万、安家费160万的一线城市橄榄枝,我毅然选择签约远离家乡、位于大山深处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面对亲人的不解,我说:国之所需,吾之所向,单位所需的相关涂层技术正是我博士期间研究的主要方向,我义不容辞。“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这是母校用127年的风雨兼程,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人生一课。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同学们,母校已经为我们树起远航的风帆,让我们用一生践行“天大品格”,砥砺奋斗,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最后,祝同学们前程似锦,祝母校再谱华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