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大这十年】科创中国 天大担当 在天大播种无限可能

      2022-10-21       

本站记者赵晖

获批首批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全国较早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全国首开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辅修学位,每个学院都配备专职的科创辅导员,几支天使基金常驻校园挖掘创业项目。天津大学作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者,一直在路上。

2022年,天津大学宣怀学院获批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园、津南园相继开园。一批天大师生创业项目斩获包括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特奖。十年涵养,天大创新创业生态进入发展快车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中国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未来五年,围绕天津大学将聚集100家校友企业,孵化10家独角兽企业。

未来十年,天津大学要成为创业的培养皿,科学家、投资家、创业家在这片创业热土进行高能链接。

创新创业,天大担当。面对新百年,迈入新时代,天津大学要以硬核科技、创新思维为科创中国贡献天大的力量。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

天津大学的创校人盛宣怀是中国近代轮船、电报、钢铁、煤矿四大产业的创办者,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天大这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

在天大,有一门网红课——创业实战训练课,如果你能瞄上这门课,能让上市公司老总来学校讲课,接你到公司实地调研,还会请你吃一顿“营养大餐”,边吃边讨论商业计划、经营理念。“创业实战训练课和传统的‘课桌式’授课不同,在这个课堂,学生是中心,老师是助教,拥有丰富创业经历和实战经验的创业企业家是主讲。”课程的设计者之一,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施亮星介绍说。

2012年,天津大学开设宣怀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2015年,挂牌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宣怀学院。在天大,创新创业是一件天大的事,学校统筹全校创新创业资源,从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通过探索项目式学习、专创融合的教育模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举办各类双创活动等形式,面向全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平台,立体、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跨学科的学生组队,联系现实的项目式学习,旨在建立更有使命感和更有意义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更主动,也能找到学习的幸福感。”宣怀学院首任院长施亮星介绍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兴学强国的意义不只是追赶先进国家、填补技术空白,更是要主动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说到底就是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型,能担当的人才。”


天津大学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环节。在2019、2020年公布的“中国公办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榜单中,天津大学各项评价中位列“创业教育”第一名。天津大学创新创业工作获评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技术创新是天大创新创业的特色。强起来的中国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肩负着兴学强国使命的天津大学而言,培养出一批对未来有影响的创新型人才,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是一道必答题,创新创业教育是关乎未来的“天大的事”。

涵养创新创业生态

2017年10月28日,天津大学第十一届世界校友大会在湖南长沙湘江新区举行。来自海内外122个地方校友会的代表欢聚一堂,畅谈未来,话天大发展。入夜,校友代表来到1895咖啡厅,进行北洋夜话,大家对创新创业的话题越讨论越热烈。创业时的困难、抉择时的困惑,成长时的烦恼,越谈越投机,越谈越有感触。当烟花漫天灿烂之时,天津校友会会长刘毅发起提议“我们能不能搞一只校友基金?支持天大老师、学生创业,在他们最需要资金,最需要资源,最需要人脉的时候去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每年天大都有很优秀的校友创业,最开始的时候创业都不容易,大家愿不愿意一起支持?”

一呼百应,北洋海棠基金就这样成立了。在万物互联的窗口期,天津大学用一支市场化创投基金——北洋海棠基金链接市场与技术,实现校园成果与市场之间的互动、互通、互融。一只基金撬动百亿跟进,一个支持天大创新创业的资金池形成了。

“足不出校园”就可以拿着风险投资将技术成果孵化成商业产品;就算毕业了也可以把公司设立在校园旁,时刻感受母校给的支持和资源。

天津大学也要创造这样一片创业乐土。

作为为中国工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工科强校,天津大学有着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天津大学的基础研究平台、技术开发平台、中试放大平台、产业化平台以及创业实践平台,一直在输出成果、输出人才,同时设置了校企实验室、科技基金、技术转移中心、区域研究院,这些都是推动创新和创业的杠杆和平台。以需求引导技术逆向牵引,从技术到产业正向推动,技术和需求在天大这片热土最容易碰撞出创业的硕果。

基金发起人刘毅说:创新为未来赋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将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资本追逐的最热点。天津大学是百年工科强校,在当今世界一流的技术领域里,都有天大人的身影。这一轮投资热潮中天大人具有先天优势,为大量握有真实力、硬科技的天大创业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洋海棠基金愿意成为他们创业路上的第一位合作伙伴,帮助天大人发现科技的价值并将技术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校友帮校友、校友带校友、校友投校友”,以天大为圆心,以科创为动能,天大人正在加速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天大“斯坦福+硅谷”的创业模式形成。

种下引领未来的种子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双阳是天津大学校园里的斜杠青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发表SCI论文9篇,还是国家级的健身教练。在天大,这个阳光男孩快速成长,在学期间已经成为霸道总裁——李总。当然这个“霸”是学霸的霸,这个总裁是硬科技公司的总裁。

“是天大这片创新创业的土壤让我迅速成长。”李双阳思想活跃,行动力强,他的导师董岸杰教授根据他的特点帮他确定了偏应用的研究方向,还鼓励他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科创活动。在导师帮助下,他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核心,组建团队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队后他得到了“金牌教练”郑喆老师的专业辅导。“以前我讲自己的项目好,会用20页ppt讲技术先进性,现在我会讲应用、讲市场、讲实现路径,按郑老师教的要讲12个点。”创办公司后,李双阳不仅得到了天大校友们的投资,还得到了创业师兄们的创业指导,“那天我有想不明白的问题,中午给九安医疗的董事长刘毅师兄打电话请教,下午他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给我讲了一个小时。”

李双阳口中的“金牌教练”是天津大学团委双创部部长郑喆。从留校工作的那一天开始,郑喆就和创新创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留校入职就负责精仪学院的学生科创工作,2017年到校团委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现在郑喆已经成为“金牌培养家”。“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创业大赛……在各种大赛中,天大的创业项目捷报频传。

“跟十年前相比,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十年前提到创业,学生们报上来的项目很多是开个奶茶店,现在提到创业,学生的项目大多是医疗仪器,生物、芯片等硬科技项目,眼界和技术底蕴有了质的飞跃。大家越来越懂得什么是创业了,现在谈创业,同学会讲市场背景调研,行业需求和痛点,技术特色,未来怎样差异化竞争。对于创业,大家越来越‘会’了。这就是我们天大这些年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从贩卖新生用品的“倒爷”,到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创办生物医疗高新技术企业,李双阳的创业之路是记录和反映天大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天大这个土壤,创新创业更容易一些。”这是李双阳的感慨。

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天津大学6个项目入围全国大创年会,全国第一位,并最终获得4项单项奖,居全国首位。

“同学们总问我天大的学生毕业之后做什么?我会说,去基层、去一线,强国有我,建设自己的国家;去做科学家,探索人类未知的边界;去创业,为世界带来财富与改变。我们做的工作是给学生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在未来发芽,引领未来。”郑喆说。

实干兴邦。引领未来,创造未来!创新创业,是天大的事,更是天大的担当。(编辑 赵晖 王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