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杨洋 摄影 郭程)3月18日,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争鸣”院长圆桌会议暨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召开。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处处长郝彤亮,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学位办)处长苏丹,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巩金龙,院长联席会主席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姜国华出席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部分会员单位研究生院院长、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企业单位代表等,全体与会人员共商全球视野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大计。会议由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院长联席会主席院长、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六届秘书长李斌主持。
郝彤亮、苏丹、巩金龙及姜国华分别代表教育部研究生司、天津市教委、天津大学和院长联席会致辞,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关于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与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等深层次需求,提出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着力解决工程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存在一定脱节等突出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共同谱写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新篇章。
本次会议是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争鸣”院长圆桌会议的首场,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与会嘉宾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问题与路径进行了深度阐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赵巍胜,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肖曦,通用技术机床公司副总经理贺大兴,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关静分别做主题发言,围绕企教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评价及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等议题,聚焦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挑战,在推进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与特色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生态链,打造专业化的校企联合导师队伍,服务国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题研讨与自由交流环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以及天津市部分兄弟院校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卓越工程师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卓越工程师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协作培养卓越导师队伍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与质量评价,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科学家与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标准与质量评价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要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变革,强化科学基础、工程能力、系统思维和人文精神的交叉融合,提升关键实践能力。二是重点解决导师选拔标准的问题,着力打造以企业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和高校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统一的“双导师”队伍。三是构建一流的产教融合生态,健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促进产教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和有效匹配,打造联动相通、融合相连的协同育人联合体和共同体。四是聚焦长效协同机制建设,完善工程教育评价标准, 构建国际标准体系,持续提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问题是近一段时期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点改革任务。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改进工程教育模式、加强产教融合培养提供了针对性强的新思路,提出了价值度高的有益借鉴,为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贡献智慧。天津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工科优势,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更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卓越人才。
(编辑 焦德芳 万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