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校友与基金事务处供稿)2023年4月8日至9日,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带队调研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出席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上海中学校长论坛和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年会。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参加。

8日上午,杨贤金一行来到江南造船,参观江南造船展示馆、数字造船实验室、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和焊接实验室,调研生产现场,并为天津大学与江南造船厂合作的精益生产研究中心揭牌。江南造船董事长林欧介绍了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战略,回顾了公司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探索,特别是在船舶设计、制造和海工装备等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杨贤金表示,作为我国特大型骨干造船企业,江南造船始终围绕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先进制造、数字化建设、智慧管理赋能企业发展,切实服务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杨贤金建议,要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新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发挥学校先进制造、精密测量、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学科优势,在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更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8日下午,杨贤金出席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并致辞。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出席。杨贤金代表天津大学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华东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近年来都非常重视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依托各自在化工、太阳能电池、储能材料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及相关技术的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材料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强调,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入探索新能源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校友企业作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创新融合,共同为实现我国新能源材料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杜慧芳强调,近年来,两校联系日益紧密,在能源化工、绿色生物制造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产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华理将继续与天大携手,共同推进能源强国建设,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9日上午,杨贤金出席天津大学一上海知名中学校长论坛并发表了致辞。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玉祥出席。杨贤金指出,中学和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学段,大学要主动“握手”、加强交流,让中学教育管理者更深入了解大学的教育理念、育人体系、文化环境等,加快构建一体化贯通培养格局,着力造就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杨贤金说,天津大学将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学科布局,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学习环境。

9日下午,杨贤金出席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年会活动。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国际合作、校园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作为天大人在上海的联系纽带,上海校友会凝聚广大校友的力量,在招生、送学、接纳来沪校友等方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天津大学在上海的招生工作成果显著,2022年我校在上海地区招生人数同比2016年翻了两番,近三年来录取分数线连续增长,考生位次稳中有升。上海校友设立的大成奖学金7年来总计发放奖学金约70万元。来沪校友数量日益增长,2022年来沪的我校应届生创纪录达到500人左右,目前在沪校友总数已近万人。母校为校友们在各自工作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学校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校友,并通过上海校友会这个平台凝聚力量、深化合作、增进感情,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天大力量。
(编辑 张华 张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