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记者刘晓艳 图片唐蒙)4月22日下午,天津大学第十二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科技论坛(新能源论坛)在中吴宾馆1号楼举行。天津大学120余名海内外校友、常州市新能源龙头骨干企业50名代表和辖市(区)科技局、在常高校、创新平台等30名代表参会。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致辞;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作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王成山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邹志刚校友,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柏存校友,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农校友分别作了邀请报告。论坛由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卫海桥教授主持。
蒋鹏举副市长在致辞中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莅临活动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常州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工作和成效;重点介绍了常州全面布局新能源产业,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的举措和未来展望,并热情邀请天津大学校友来常创新创业,让更多的“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王天友副校长在题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天津大学科研工作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天津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聚焦“一条主线”即打造战略科技力量,致力“两个提升”即质量与水平,把握“三个抓手”即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科技工作方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主要科研指标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攀升。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大平台;已经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25项,在合成生物学、煤炭清洁利用、生物和信息融合、新型显示材料、绿色建筑和水资源、智能机器人、深海关键技术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培育了一批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创新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天津大学布局了36个技术转移分中心、12家异地研究院,它们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未来,天津大学将坚持“四个面向”,强化“五个着力”,深入推进科研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一流大学建设。此外,王天友还重点介绍了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希望天大海内外校友继续支持母校科技事业发展,支持天津创新创业工作。
王成山院士作了《新型配电系统若干技术问题思考》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从电力系统在“双碳”目标下的使命担当谈起,阐释了发展配电系统的重大意义及面临的新变化;介绍了新型配电系统典型特征及微电网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新型配电系统急需探索的十个技术问题。
邹志刚院士作了《国家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发展——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从发展新能源的重大意义讲起,介绍了国内新能源市场尤其是氢能源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以及发展氢能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着力要攻克的难题,并和大家分享了人生成长感悟。
郑柏存校友作了题为《在锂电产业中发现天大的机会》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系统介绍了锂电产业的现状和未来,阐释了锂电材料及工艺装备的发展趋势以及三瑞如何在锂电产业中找到了天大机会等,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如何在锂电产业发力的思考。
张华农校友作了题为《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与应用》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氢能产业发展的背景,氢储运技术路线、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以及氢能广泛应用前景等,重点介绍了雄韬在电池、产业链布局、商业化运营等方面推动行业发展所作的工作。
论坛举办期间,还举行了“新能源之都”建设科技顾问聘请仪式,蒋鹏举副市长为谢克昌院士、王成山院士、邹志刚院士、王天友副校长、郑柏存校友和张华农校友颁发了聘书。
编辑刘晓艳